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畜牧兽医   4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恒温恒湿恒气流高密度蚕种催青自动控制系统的应用,使蚕种催青全过程不调种、不摇卵,全明感光、全暗保护;大大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设备的利用率,降低了能耗,节约了催青成本,同时提高了催青质量,蚕种一日孵化率达98%以上。  相似文献   
2.
黄山×平湖是安徽省蚕桑服务站引进国外种质资源选配成的新四元杂交蚕品种,已于2002年底经安徽省桑蚕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2002年春季岳西县引进试验,两个试验点张产蚕茧分别为57kg和43.2kg,比对照品种春早×九华和872×871分别高0.5kg和5.75kg,各品种间均以万蚕产茧量相比较,正交种比春早×九华高16.5%,反交比872×871高14.6%。在春季试验基础上,晚秋蚕期又引进该蚕种138张,在本县不同类型蚕区进一步示范比较。现将2002年晚秋农村饲养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针对当前安徽省主要蚕区夏秋蚕极易暴发病毒病,导致生产的不稳定性和风险性陡增,对蚕桑产业持续发展和蚕农收益构成严重威胁的现实,全面分析了夏秋季家蚕病毒病的发生原因和传播途径,剖析了蚕农对致病因素认识的误区,提出了加强技术培训、调整养蚕布局、合理选用蚕品种、加强桑园管理、规范饲养操作、强化消毒防病等夏秋季家蚕病毒病的防控对策。  相似文献   
4.
小蚕专业化共育是适应当前现代蚕业生产的一种先进养蚕组织形式.介绍了小蚕专业化共育的特点以及在安徽省的岳西县、潜山县等地推广与普及小蚕专业化共育技术的经验,并结合现代蚕业粗放型生产的特点,总结了小蚕共育的相关技术措施和在安徽省主产县的推广成效,旨在建立一种高度专业化、组织化的小蚕专业化共育的新模式,为优质、高产、高效蚕桑产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