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14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临沂市某养殖专业户于2006年6月25日购进一批AA肉鸡苗,共6800只。以稻草为垫料,采取厚垫料地面平养,进雏时正值下雨,阴雨连续5天,地面潮湿而使垫料发霉。1~5日龄时按常规方法预防鸡白痢杆菌病、大肠杆菌病,7日龄接种新城疫疫苗。于10日龄时发生以张口呼吸、歪颈、拉稀为特征的疾病,雏鸡死亡逐日增多,第4天多达364只,误认为是中毒性疾病而喂饮葡萄糖水,但不见好转,故来求诊。根据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和实验室检查,确诊为曲霉菌病,现将诊治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临沂市某养殖专业户,笼养罗曼褐壳蛋鸡6000只,免疫程序按常规进行,在241日龄发病,产蛋率正处于高峰阶段,发病后产蛋率由93%下降到75%,每天均有鸡死亡,发病率高达20%以上,死亡率则为2.79%,病程历时13d.病鸡以呼吸困难、翅下垂、闭目、腹泻为主要特征,采用抗生素治疗效果不明显.经临床诊断、病理剖检及病原的实验室分离培养,诊断为非典型新城疫和大肠杆菌混合感染.现将诊治情况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3.
徐大节  陈常云 《中国家禽》2004,26(13):32-32
某蛋鸡场养有海兰褐商品蛋鸡5500只,215日龄时突然发病并有死亡,共死亡149只,死亡率为2.7%。经该场技术员诊断,怀疑为坏死性肠炎,即用常用抗生素药物治疗,并结合鸡舍清洁消毒,病情初步得到控制。但因停止用药过早,几天后全群蛋鸡重新发病,重新发病后,共死亡352只,死亡率为6.4%。  相似文献   
4.
5.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造成养鸡成本增加,利润下降,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忽视了疾病的传播因素、疾病防制措施不力和饲养管理水平较差所致。结合我们多年来对外服务的经验,谈谈以下几点看法,仅供参考。1发生原因1.1疾病传播方面在鸡苗的购置、鸡舍、用具、饮水等卫生管理不严。饲养人员素质差,责任心不强,粗心大意,技术水平不高,不重视疾病的预防和卫生消毒工作,致使病原微生物乘虚而入,引起鸡群发病。不好的环境条件也是引起疾病传播的主要因素。如鸡舍的建筑位置不合理,鸡舍较密集,与生活区相距太近,犬、猫、鸟等动物经常出入…  相似文献   
6.
临沂市某养殖专业户,散养麻鸡2000只,免疫程序按常规进行,在36日龄发病,每天均有鸡死亡,发病率高达25%以上,死亡率则为3.99%,病程历时12天。病鸡以呼吸困难、翅下垂、闭目、腹泻为主要特征,采用抗生素治疗无效。经临床诊断、病理剖检及病原的实验室检验,诊断为非典型新城疫和  相似文献   
7.
临沂市某养殖户饲养 35 0 0只海兰褐商品蛋鸡 ,全部采用笼养 ,在开产前按常规进行了鸡新城疫、传染性法氏囊炎、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喉气管炎、鸡痘、大肠杆菌病、减蛋综合征等的免疫 ,但未接种过鸡传染性鼻炎菌苗。2 96日龄时 ,暴发一种以打喷嚏、咳嗽、头部肿胀为主要特征的疾病。开始时个别鸡零星发病 ,5 d内蔓延至全群 ,有 80 %多的鸡出现症状 ,并零星死亡。其死亡率虽不高 ,但因持续时间长 ,难以根治 ,严重影响了蛋鸡的产蛋量 ,产蛋率下降至 75 %左右 ,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养殖户对发病鸡群曾用红霉素、环丙沙星等药物内服 ,但效果…  相似文献   
8.
鸡卡氏住白细胞虫病是一种以鸡冠发白为特征的疾病 ,故又称之为白冠病 ,是由原虫寄生于鸡的白细胞和红细胞内引起的一种血孢子虫病。近年来 ,白冠病不断的发生和流行 ,此病对雏鸡的危害严重 ,发病率高 ,常引起大批死亡。临床上以鸡冠发白、下痢、发热为主要特征。笔者遇到多起雏鸡爆发性病例 ,通过临床症状观察、尸体剖检和实验室检查 ,确诊为白冠病 ,经及时治疗 ,很快控制了疫情。现将一典型病例诊治情况报道如下。1 发病情况2 0 0 2年 8月 1 7日 ,临沂市某养鸡专业户饲养的480 0只AA肉仔鸡 ,已作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法氏囊病…  相似文献   
9.
1 发病情况2 0 0 1年 3月某养鸡专业户 ,购进AA肉仔鸡苗 42 0 0只 ,采用地面平养。进苗后第 7天有几只鸡开始发生脚软 ,以后逐日增多 ,精神不振 ,出现轻瘫 ,头部震颤。根据症状疑为维生素E缺乏症 ,即用维生素E拌料饲喂 ,未见效果。于发病第 3天开始死鸡 ,以后每天死亡 3 0~ 60只 ,至 2 1日龄时死亡才开始下降 ,2 8日龄时停止死亡 ,但仍有一些瘫痪者。此次发病期间曾用青霉素、环丙沙星、病毒唑、病毒威等治疗 ,但效果不明显 ,共计死亡 65 9只 ,死亡率高达 15 7%。这些软脚的鸡 ,大多因行动不便被踩死或因吃不到饲料、饮不到水而衰弱死…  相似文献   
10.
1造成鸡肾脏疾病的主要原因引起鸡肾病的原因主要有两种:一是传染性因素,二是非传染性因素。这些因素往往单独或合并在一起引起鸡发病。1.1传染性的因素传染性的因素是最常见的原因。包括微生物和寄生虫引起的传染,前者常见的有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产蛋下降综合症腺病毒、禽肾炎病毒、马立克氏病病毒和螺旋体等。后者常见的有住白细胞原虫等。这些传染性因素有很强的嗜肾性,它们感染肾细胞后,寄生在细胞内,对肾功能造成破坏,影响肾细胞滤过能力,导致大量尿酸盐沉积于肾脏或体内,形成典型的肾脏病变。另外雏鸡白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