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林业   4篇
基础科学   1篇
畜牧兽医   1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2 毫秒
1.
加强草业科技推广工作是解决当前牧区畜牧业普遍存在的低产、低效的重要途径,本文针对呼伦贝尔牧区在草业科技推广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建议。  相似文献   
2.
鄂温克旗在实施“以牧为主”和“主攻牧业产业”的经济建设方针中,把奶牛业、草业和肉牛、肉羊业为重点的畜牧业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突破口和切入点,加快产业化、现代化进程,以发展奶牛业为先导,依托上海光明乳业,加快“80公里奶牛带”建设步伐,以此增加牧民收,切实提高牧民群众的生活水平,进一步调整性畜养殖布局及畜群结构,使奶牛业向专业化,科学化方向发展,并逐步健全和完善奶牛业发展的配套服务体系,投资支撑体系,技术支撑体系、信息服务体系和政策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3.
在内蒙古草原牧区,冬季对绵羊补饲精喂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为研究产羔前对母畜舍饲精料后,呼伦贝尔短尾羊体重、体尺及经济效益的变化,本研究选取60对待产的呼伦贝尔短尾母绵羊作为试验对象,在母畜产羔前一个月,试验组母畜舍饲精料,对照组仅补饲干草,分析100日龄内家畜体重、体尺及经济效益变化。利用方差及偏最小二乘回归法,分析产前补饲对家畜个体、生产效益的影响及影响家畜体重的主要体尺权重,结果显示,100 d时间段内,母畜体重呈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仔畜出生后一个月左右的时间段,试验组仔畜的胸围、胸宽、体高、胸深、体长和体斜长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影响呼伦贝尔短尾羊体重的主要体尺指标为:胸围、胸宽、体高和胸深,影响权重达到50%以上。补饲使得仔畜的成活率、出售价格显著高于未进行补饲的对照组(P<0.05)。通过补饲母畜不仅可以影响仔畜体重和体尺指标,而且对提高仔畜成活率和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作用,这为今后后备母羊的选育、家畜的精准淘汰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1全旗草原退化现状 鄂温克旗草原是美丽富饶的呼伦贝尔草原的一部分,几十年前这块草地是名符其实的"风吹草地现牛羊"景象.但由于对草原管理和知识的欠缺,长期以来对草原利用不合理,掠夺式经营,导致草原生态系统管理失控、运转失调,使脆弱的草原生态系统遭到破坏,造成草原大面积退化、沙化、盐渍化,草原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严重地制约了全旗畜牧业健康发展,给全旗人民带来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5.
鄂温克族自治旗(以下简称鄂温克旗)有记载的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共有57种,占全旗野生植物的6.5%。这些物种数量相对少,具有重要的经济、生态、科研、文化价值的濒危种和稀有种。文章根据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现状及保护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保护利用建议。  相似文献   
6.
文章通过对海拉尔国家森林公园内9科16属19种各类珍稀野生植物的长期考察,重点对园内珍稀野生植物的种类、分布等情况进行分析评价,并对当前园内野生珍稀植物的生存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了因地制宜的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7.
在连续高强度放牧压力下,对黄花苜蓿个体各项指标进行测定,应用最优序列分析方法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最优序列评价方法可将单株的耐牧性划分为强中弱三个等级,在种群中所占比例分别为25.26%、29.47%和45.26%。同时黄花苜蓿种群个体间存在较大的差异。运用实地目测打分法对划分的耐牧性结果进行验证,表明最优序列分析对呼伦贝尔黄花苜蓿单株耐牧性的评价方法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8.
鄂温克旗在总结浅耕翻补播改良草场的经验教训基础上,大胆提出带状补播改良退化草甸草原技术试验研究,并迅速应用于生产实际,取得了较好的社会、生态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加强草原生态保护为前提,针对目前鄂温克草原生态建设中个别地区存在的重建设轻保护,重头数轻平衡,重模式轻规划,重规模轻质量等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0.
鄂温克族自治旗是以牧为基础的牧业旗,为了改变靠天养畜的传统经营方式,在调整畜牧业产业结构中提出了把以乳、肉、草业为重点的畜牧业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突破口和切入点,培育形成优势特色产业群,构筑自治旗经济主体,并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