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畜牧兽医   6篇
  2018年   4篇
  2013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桑蚕5龄不除沙,自动上蔟技术的推广,降低了养蚕劳动强度,提高了养蚕劳动效益,深受广大干部、群众欢迎.为了进一步提高养蚕劳动效率,缓解大批青壮年劳力进城务工与养蚕劳力不足的矛盾,降低劳动强度,降低养蚕生产成本,提高养蚕收益,将行之有效的常规技术改进、组装成从补催青至自动上蔟全程省力化养蚕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2.
随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大批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养蚕共育劳力十分紧缺,广大蚕农迫切需求省力化养蚕新技术。小蚕一日二回育不但缓解了农村养蚕缺劳动的矛盾,而且节约了桑叶和消毒药物等,缩短了工期,提高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对巩固蚕桑基地,促进蚕桑生产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是值得大力推广的一项新型养蚕新技术。  相似文献   
3.
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深入贯彻,外出务工的农民越来越多,劳动密集型的蚕业遇到了严峻的挑战.如何降低养蚕生产劳动强度,减少养蚕用工,降低养蚕成本,就成了蚕业工作者共同关心的问题.而养蚕劳动强度最大,用工最多的就是5龄阶段.不但天天采叶喂蚕,而且要天天除沙,上蔟时熟蚕要一条一条地捉.由于劳力紧缺,弃桑不管,有桑不养蚕的现象日渐严重.为了稳定蚕业生产,近年来,我们进行了一些试探,采用固定蚕台育,5龄期不除沙,上蔟不捉熟蚕,让其自行结茧获得成功,受到了养蚕大户的欢迎.为了让这一成果得到健康有序的推广,笔者就相关技术谈谈初见.  相似文献   
4.
蚕桑丝绸文化在我国有着几千年的历史,其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历经几千年都未曾消亡,也从侧面说明了蚕桑丝绸文化的独特魅力。近些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进步,纺织业飞速发展,许多国家的蚕桑丝绸业正在逐渐消退和转移,在我国也不例外,蚕桑丝绸文化辉煌时期不再。但是,在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访问哈萨克斯坦时,提出了"丝绸之路经济带"之后,传统的蚕桑丝绸文化又重新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在发展蚕桑丝绸文化时将其与乡村旅游业进行结合,是其创新发展的新趋势。文章对二者融合的可行性、融合模式等进行研究,以求能够更好的促进乡村经济的发展,传统蚕桑丝绸文化。  相似文献   
5.
近些年来随着林业规模的扩大,我国各个地区果树栽培的面积也在不断的增大,其对于国家经济收入的增加,果农生活水平的提升都有着一定的积极影响,但是在果树栽培发展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如何有效的解决相关的问题是广大果农关心的焦点所在。为此,文章将从果树栽培措施对果品安全的影响以及果树种植技术要点等两个角度对相关问题进行详细的剖析。  相似文献   
6.
陈明策  徐泉芬 《蚕学通讯》2005,25(3):37-37,46
由于农村大量劳动力外出务工,劳动密集型的蚕桑业遇到了新的挑战.改变落后的养蚕方式,大力推广省力化养蚕、自动上蔟技术已迫在眉捷.近年来,铜梁的蚕业工作者和蚕农进行省力化养蚕的结果证明:只要进一步改进养蚕技术,推广省力化养蚕,就能降低养蚕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养蚕成本,提高养蚕劳动效益,稳步发展蚕业生产.  相似文献   
7.
植保和病虫害防治一直都是农业发展过程中的关键所在,做好相关工作能够有效的提升粮食的产量和质量,对于我国农业的发展和进步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那么,如何做好植保工作和病虫害防治工作,对此,本文对推广农业植保技术和病虫害防治的原因及意义和农业技术推广下植保技术和病虫害防治发展策略的相关问题进行详细研究和分析,为相关农业技术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农药在农业生产中是重要的生产资料,其对于病虫害的防治,农作物产品的提升具有一定的帮助,但是随着农药使用数量和年限的增加,其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也越来越大,其中比较突出的问题就在于农药应用给环境带来的巨大污染以及有害食物的出现。为此,本文将结合农药污染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做好相关工作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