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1篇
综合类   5篇
畜牧兽医   2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公园绿地是为公众开放的以休息为主的地方,其具有美观、生态等作用,公园绿地是城市绿化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公园设施配置不可缺少的环节,因此,公园绿地的规划设计至关重要。公园绿地的规划设计讲求原则,并需要将原则贯彻到规划设计合理性的基础之上,使其达到最佳的绿化和观赏的效果。本文就结合自身公园绿地规划设计的经验进行分析论述。  相似文献   
2.
马流行性感冒简称马流感。马流感为高度接触性呼吸道传染病,一旦发生后果严重。尤其冬春、秋冬交际,北方气温变化异常更容易引起本病的发生。笔者在2010年3月工作当中,遇到一起马流行性感冒的病例,现与大家分享诊治过程中的心得。  相似文献   
3.
正大豆不仅在我国有很久的栽培历史,而且种植面积非常广泛,实用价值和经济效益均较好。在现代农业背景下,大豆种植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很多种植区域都实现了从播种到收获的全程机械化作业。通过长期的大豆种植研究,我们发现"大垄密"栽培技术非常适合在平原机械化条件下运用,能够明显增加大豆产量,提升种植综合效益。一、机械化"大垄密"栽培技术要点(一)选择种植基地,翻地起垄我国东北地区是大豆的主要产区,也是"大垄密"技术  相似文献   
4.
<正>走进河北省滦平县大屯尚亚科技示范园,跃入眼帘的是绿油油的黄瓜、鲜嫩嫩的豆角、紫茵茵的茄子……近年来,滦平县大力发展生态经济,突出抓好一批绿色发展示范项目,加快推动"绿色转型",全力做好"崛起"文章。(1)林业是实现绿色崛起的基础产业滦平县大力发展经济林产业,新增山杏面积2万亩(1亩为0.067 hm2,下同)、嫁接改造1万亩,并完成了京承高速公路沿线5 000亩"百里采摘休闲带"的建设,扩大了林果产业  相似文献   
5.
传染性萎缩性鼻炎主要是由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和产毒素多杀巴氏杆菌引起的猪多发性慢性呼吸道传染病。该病的主要特征为慢性鼻炎,颜面部变形和鼻甲骨萎缩。病猪的临床症状表现为打喷嚏,鼻塞,颜面部变形或歪斜。病猪生长速度缓慢,饲料利用率下降。本病呈现散发或地方流行,不同年龄的猪都有易感性,但本病多发于于2~5月龄猪,各种应激因素可使发病率增加,品种不同的猪,易感性有差异,国内的本地猪较少发病。  相似文献   
6.
新型职业农民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力量,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党在新时期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本文以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在总结工科高职院校人才团队优势、平台基地优势、项目课题优势的基础上,探索基于继续教育的新型职业农民定制培训项目,开展水产养殖技能培训,实践了农民职业技能提升效果等“12345”培育举措,取得了一定培训成效;由此,提出了拓展“三农”培训项目、联合涉农培育机构、开设智慧农业专业等“十四五”发展思路,为工科高职院校服务乡村振兴、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实践范例。  相似文献   
7.
为增加农民收入,加强北部寒带地区农业经济快步发展,改善当前大田生产主栽作物(大豆)单一的局面,改善大田生产不利于轮作的实际,发展玉米种植生产,不断增加粮食产能,增加农民收入,近三年来,北部地区栽培玉米面积不断增加,单产平均达到600千克,经济效益是当地大豆的2-3倍,广大农户开展玉米生产积极性高涨。由于北部地区(小兴安岭至大兴安岭地区)地处高寒地区,生产多采用小垄密植生产技术。  相似文献   
8.
青藏高原中部BJ站土壤湿度不同时间尺度的变化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青藏高原土壤湿度的时空变化在高原能水循环中起着重要作用。利用GAME-Tibet期间观测的青藏高原中部BJ站2001年1月1日~2005年12月31日00:00~230:0逐时高分辨率土壤湿度资料,分析了4~210 cm深度土壤湿度的日、季节和年际等不同时间尺度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4 cm深度土壤湿度日变化显著2,0~210 cm深度土壤湿度日变化微弱;土壤湿度日振幅随土壤深度的增加逐渐衰减,但在210 cm深度又出现增加的趋势;4 cm、20 cm、60 cm、100 cm1、60 cm和210cm深度土壤湿度的平均日振幅分别为0.97%、0.22%、0.03%、0.01%、0.01%和0.03%。(2)根据土壤湿度在时间尺度和垂直剖面上的变化特征,将土壤湿度年内的变化过程划分为积累期(3~8月)、衰减期(8~12月)和相对稳定期(12~3月)3个阶段。(3)2001~2005年,BJ站4 cm、20 cm、60 cm、100 cm和160 cm深度土壤湿度8月的平均值表现为线性增加的趋势,210 cm深度土壤湿度8月的平均值则呈现出线性减小的趋势;湿季,土壤湿度显著地受到降水的影响,干季,土壤湿度主要受土壤温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该试验通过4个密度处理,探讨了提高北方保护地秋冬茬黄瓜产量的适宜栽培密度。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密度的减小,植株所受的光照度及地温逐渐升高;茎粗逐渐增加,节数,叶面积指数(LAI)和株高逐渐减小,根系活力呈上升趋势;功能叶片净光合速率及各层次叶片净光合速率逐渐增加;产量也逐渐增加。经过秋冬季节,历时4个月的栽培,其中株距为35cm,大行距为70cm,小行距为60cm,密度为每hm24.43万株,产量提高(为3075Kg/667m2);该密度条件下,植株的环境指标、生长发育指标、光合指标、品质指标和产量都表现出较高的水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