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畜牧兽医   8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 毫秒
1
1.
为探索鸡新城疫疫苗的最佳免疫方式,通过3组不同的试验对14日龄雏鸡进行新城疫疫苗接种,采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检测不同时间段鸡血清中的抗体水平,并利用SPSS16.0软件对各组数据进行方差分析。结果显示:肌肉注射新城疫疫苗7~21天时鸡血清NDV特异性HI效价与滴鼻试验组相比有较大的差异(P≤0.05),30天后两者差异变小(P≥0.05)。肌注组的抗体水平始终大于滴鼻组,肌注与滴鼻叠加免疫组的抗体水平一直大于肌注组,且90天后两者数值差异显著,肌注与滴鼻叠加免疫后效果最好且持续时间最长。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贵州省关岭县养殖的关岭牛附红细胞体感染情况,在关岭县12个乡镇的规模化养牛场按7%的存栏比例采集关岭牛血液样品,提取血液中附红细胞体基因组DNA,进行附红细胞体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有6个乡镇规模化养牛场的关岭牛感染附红细胞体,感染率最高的养牛场为30%,最低为6.66%,总体平均感染率为5.73%。结果表明:贵州关岭牛存在附红细胞体感染,应加强该病的防治与净化。  相似文献   
3.
羊口疮病毒贵州株F1L基因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分析羊口疮病毒贵州株(ORFV-GZ株)F1L基因的分子特点,预测编码蛋白的生物学功能,本试验对ORFV-GZ株F1L基因进行PCR扩增、克隆及序列测定。应用生物信息学相关软件及方法,对ORFV-GZ株F1L基因进行列分析并对其编码蛋白进行了二级结构、B细胞表位、保守结构域、跨膜结构域和信号肽预测。结果显示,F1L基因PCR扩增产物大小为1 029bp,编码342个氨基酸;与OV-SA00株、NZ2株、OV-IA82株和D1701株相应序列核苷酸同源性分别为98.4%、97.9%、97.8%和96.8%,氨基酸的同源性分别为98.3%、97.6%、97.3%和95.3%;系统进化树显示,ORFV-GZ株F1L基因与FJ-GT株亲缘关系最近;二级结构以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所占比例较大,预测此蛋白可能存在7个B细胞优势抗原表位,两个跨膜区域,无信号肽区域。本试验结果将为贵州省ORFV免疫诊断及核酸疫苗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关岭县关岭牛的肝片吸虫病感染情况,2017年8月和12月在县属7个乡、镇(街道)的规模养牛场采集关岭牛粪便样品157份,采用尼龙兜集卵法通过生物显微镜检查粪便中肝片吸虫虫卵并计数统计。结果:除上关镇外,其余6个乡、镇(街道)养牛场均有肝片吸虫感染,平均感染率在8月夏季(16.30%)高于12月冬季(10.76%)。结果表明:关岭县的关岭牛肝片吸虫感染率较高,应加强对该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5.
正2016年7月,本中心购买150羽7日龄雏鸡自养用于动物试验,11日龄开始个别雏鸡血便,呈鲜红色或黑紫色,后每日血便雏鸡增加,15日龄死亡雏鸡2羽。为确诊雏鸡病死原因,采用病理学、微生物学和寄生虫学诊断技术,最终确诊引起该雏鸡群死亡的原因主要是由柔嫩艾美尔球虫感染所引起。对比使用地克利珠与复方磺胺氯吡嗪钠预混剂2种药物对病鸡治疗,结果 2种药物都有疗效,均可显著  相似文献   
6.
为确诊贵州省安顺市某土鸡养殖场暴发的疫病,无菌挑取病鸡的心、肝、脾和全血分别接种至血琼脂平板、TSA平板和麦康凯琼脂平板进行细菌培养,分离菌经革兰氏染色、生化实验,PCR鉴定、药敏实验和动物致病性实验。结果:分离菌为多杀性巴氏杆菌,该菌对庆大霉素、米诺环素中度敏感,对环丙沙星、诺氟沙星等其他药物不敏感。结论:实验成功分离鉴定了一株鸡多杀性巴氏杆菌。根据药敏实验指导该场用药后,疫情得到控制。  相似文献   
7.
8.
为探索适合猪群3种强制性免疫疫病的最佳免疫方案,根据不同免疫时间、不同疫苗组合等分为17个组研究猪瘟、口蹄疫疫苗免疫接种对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苗产生的抗体是否有影响。结果:同时接种2种疫苗时,猪瘟或口蹄疫疫苗对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苗产生抗体有促进作用;而注射蓝耳病疫苗以后,再注射猪瘟或口蹄疫疫苗对其没有影响;同时接种3种疫苗时,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抗体明显比其他组产生时间晚,抗体峰值以及维持时间也明显低于其他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