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16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14篇
园艺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为给贵妃鸡(♂)与麒麟鸡(♀)杂交F1代的人工饲养繁殖、健康状况检测以及经济开发等提供科学的参考数据和理论依据,试验对12周龄贵妃鸡与麒麟鸡杂交F1代进行血液生理生化指标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①血液生理指标:杂交公鸡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浓度(HGB)、红细胞压积(HCT)在数值上极显著高于母鸡(P〈0.01),白血球计数(WBC)、平均红细胞体积(MCV)显著高于母鸡(P〈0.05);②血液生化指标:杂交公鸡的甘油三酯(TG)、尿酸(UA)指标在数值上显著高于母鸡(P〈0.05),磷酸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指标在数值上显著低于母鸡(P〈0.05)。杂交F1代的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具有相对稳定性,这一结果能为贵妃鸡(♂)与麒麟鸡(♀)杂交F1代疾病诊断、治疗和饲养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介绍森林害虫预测预报的基本原理,和云霄县实际的各种类型及方法。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贵妃鸡蛋品质性状和营养成分含量,本试验对300日龄贵妃鸡所产的31枚新鲜鸡蛋进行蛋品质、营养成分测定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贵妃鸡300日龄平均蛋重为44.63±3.52g,蛋形指数为136.07±6.98、蛋比重为1.08±0.01、哈氏单位为75.03±7.41、蛋壳厚度为0.31±0.05cm、蛋壳强度为3.36±0.54kg/cm^2、蛋黄色泽为6.40±0.99、蛋黄比率为34.27±0.02%。相关性分析表明:蛋重与蛋清重、蛋黄重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蛋黄色泽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蛋比重与蛋壳厚度、蛋壳强度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蛋黄色泽与蛋清重、蛋黄重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营养成分分析表明:贵妃鸡鸡蛋中粗脂肪含量平均为8.46±0.036%,粗蛋白平均为11.01±0.034%.磷脂含量为8.15±0.221%、胆固醇含量为1026.24±110.9mg/100g。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麒麟鸡羽毛生长变化特点以及测定1~12周龄麒麟鸡的生长性能。[方法]对胚胎期8日龄至7周龄麒麟鸡的羽毛生长发育过程进行分析,并对1~12周龄麒麟鸡生长性能进行研究。[结果]麒麟鸡羽毛主要有黄、白和麻3种颜色,在胚胎期12日龄开始出现绒毛,出壳后第1周龄出现羽毛翻卷现象,第7周龄完成全身羽毛的翻卷;麒麟鸡公鸡生长速度比母鸡快,1日龄公、母鸡体重相近,分别为37.02 g和34.28 g,差异不显著(P0.05),而12周龄公、母鸡体重分别为1 598.01 g和1 324.57 g,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麒麟鸡羽毛翻卷独具特色,其生长速度快,生长性能高,能够为其作为特色优质肉鸡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贵妃鸡蛋品质性状的相关性,随机选取300日龄贵妃鸡蛋30枚,测定其蛋品质并对蛋品质各个性状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贵妃鸡蛋重与蛋清重之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关系,蛋黄重与蛋重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与哈氏单位之间存在着显著负相关关系,其他性状之间也存在相关性,但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6.
选用公母各204羽56日龄麒麟鸡,均分为高温组[(33±2.0)℃]、常温组[(27±2.0)℃],试验56 d,测定麒麟鸡84、98、112日龄的血液生化指标。结果表明,高温热应激对麒麟鸡部分血液生化指标产生影响,且不同日龄和性别间存在差异;84日龄公鸡总脂肪(TG)含量显著降低,公鸡乳酸脱氢酶(LDH)活性极显著降低,母鸡碱性磷酸激酶(AKP)活性极显著升高;98日龄麒麟母鸡总脂肪含量显著降低,公鸡乳酸脱氢酶活性极显著升高;112日龄麒麟公鸡乳酸脱氢酶活性显著降低,母鸡碱性磷酸激酶活性显著升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麒麟鸡的肉用性能,以及屠宰性能和鸡肉品质的关系。[方法]测定12周龄麒麟鸡的宰前活重、屠体重、半净膛重、全净膛重、腹脂重、胸肌重、腿肌重、腹脂重等多个屠宰性能和肉色、pH、剪切力三个肉品质特性指标,并对屠宰性能与肉品质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麒麟鸡的屠体率、半净膛率、全净膛率、胸肌率、腿肌率、腹脂率、肌间脂肪宽和皮脂厚,公鸡分别为89.76%、81.54%、67.53%、7.82%、11.29%、2.42%、0.69 cm、0.48cm,母鸡分别为89.78%、80.87%、62.94%、6.19%、9.92%、3.91%、0.78、0.61 cm,部分性状差异显著(P0.05)。麒麟鸡肌肉肉色、pH值和剪切力公鸡胸肌分别为5.93、6.15、3.72 kg,腿肌分别为6.18、6.54、3.41 kg,母鸡胸肌分别为5.77、6.05、3.41 kg,腿肌分别为6.03、6.21、2.74 kg,公、母鸡胸肌肉品质与腿肌肉品质差异显著(P0.05)。屠体重与半净膛重和肉色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与pH值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半净膛重与pH值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全净膛与腿肌重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P0.01);腹脂重与剪切力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肉色与pH值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该研究为我国优质耐热肉鸡的生产及优良品种的培育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是对在日粮中添加茉莉花的贵妃母鸡肌肉中氨基酸含量的分析。选用120日龄贵妃母鸡12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30只母鸡。在基础日粮中添加茉莉花添加剂,按添加量的不同分为I(0%空白对照组)、II(1%)、III(2%)、IV(4%)4个组,进行为期45d的试验饲养。试验末期对4组贵妃鸡肌肉中氨基酸含量进行测定并作分析。结果表明:添加一定量的茉莉花添加剂能够提高贵妃母鸡胸、腿肌肉中各种氨基酸的含量,但是差异不显著(P0.05)。从胸肌测定结果看,胸肌氨基酸总量从大到小依次是IV(22.90g/100g)III(22.23g/100g)II(22.09g/100g)I(21.42g/100g);胸肌中必需氨基酸总量从大到小依次是IV(9.32g/100g)III(9.29g/100g)II(8.88g/100g)I(8.69g/100g);胸肌中鲜味氨基酸总量从大到小依次是III(8.50g/100g)IV(8.47g/100g)II(8.30g/100g)I(8.18g/100g)。从腿肌测定结果可知,腿肌氨基酸总量从大到小依次是II(21.13g/100g)III(20.91g/100g)IV(20.72g/100g)I(20.68g/100g);腿肌中必需氨基酸总量从大到小依次是II(8.70g/100g)III(8.42g/100g)IV(8.33g/100g)I(8.29g/100g);腿肌鲜味氨基酸总量从大到小依次是III(8.31g/100g)II(8.17g/100g)IV(8.11g/100g)I(8.05g/100g)。说明日粮中添加茉莉花对贵妃母鸡胸、腿肌肉氨基酸含量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COI基因作为标准DNA条形码技术鉴定外形差异较小的地方鸡品种的可行性。【方法】以华南地区9种优质地方鸡(怀乡鸡、清远麻鸡、惠阳胡须鸡、中山沙栏鸡、阳山鸡、杏花鸡、五华三黄鸡、文昌鸡和广西三黄鸡)和国外引进品种隐性白羽鸡为试验材料,测定标准的DNA条形码技术的线粒体细胞色素C 氧化酶亚基I (cytochrome C oxidase subunit I,COI),同时下载已发表的31条家鸡和原鸡及绿头鸭的COI基因序列,分析品种遗传多样性与遗传距离,构建单倍型中介网络图和系统发生邻接树,界定区分品种特异的单倍型。【结果】除去PCR引物序列,获得了695 bp COI基因片段。根据标准的DNA条形码序列,截取648 bp 线粒体COI基因序列进行分析。10个鸡品种203个个体共检测到110个变异位点,占分析位点的16.98%,其中90个单一位点突变,20个简约信息位点。平均核苷酸多样性为0.00394(0.00349-0.00560),平均单倍型多样性为0.832(0.763-0.905),其中五华三黄鸡最高,中山沙栏鸡次之,文昌鸡最低。定义了84种单倍型,单倍型1为9个地方鸡种所共享,出现频率为64次;单倍型9和5为家鸡和隐性白羽鸡共享,出现频率分别为29次和19次;每个鸡品种均有品种特异的单倍型。广西三黄鸡、五华三黄鸡与中山沙栏鸡的单倍型数最多,为13个,隐性白羽鸡与清远麻鸡的最少,为8个。不同品种的单倍型分布差异较大,如杏花鸡的单倍型主要分布在1,清远麻鸡主要分布在1和9,惠阳胡须鸡主要分布在1、5和9,隐性白羽鸡主要分布在9和79。10个鸡种品种间遗传距离范围为0.003-0.006,净遗传距离为0-0.003;鸡品种间的遗传距离一般大于鸡品种内的遗传距离;绿头鸭与鸡品种间的遗传距离大于0.2。中介网络图将84个单倍型分为3条进化枝,呈现出一定的品种特异性,如以单倍型9为起点的进化枝没有广西三黄鸡和文昌鸡分布,但另外两枝未表现出此特征;1为祖先单倍型,由此逐渐衍生出其他单倍型。邻接树显示中国家鸡与红原鸡聚为一簇,与黑尾原鸡、灰原鸡和绿原鸡分开;中国地方鸡聚为同一簇,且存在明显的交叉现象,无显著的品种特异性。【结论】COI基因可作为研究鸡品种遗传多样性的候选分子标记。仅依靠标准的DNA条形码技术无法有效区分差异外形较小的地方鸡种,需要联合多种分子标记如COI基因、细胞色素b、 AFLP指纹技术、微卫星位点LEI0258、基因组SNP和品种特异的外貌特征。  相似文献   
10.
为了测定麒麟鸡的生长性能,选用1日龄雏鸡204只,分为公母2个处理组,每个处理有6个重复,每个重复17只,进行为期16周龄的试验。结果表明:1日龄公母体重分别为34.74g和33.85g,两者间无显著差异(P〉0.05),16周龄体重分别为2465.01g和1791.36g,第2~16周公母间体重差异一直处于极显著水平(P〈0.01)。麒麟鸡母鸡的料重比均高于公鸡。公鸡的生长速率均高于母鸡,随着日龄的增加,相对生长速率均呈现逐渐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