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1篇
综合类   5篇
畜牧兽医   8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网络信息长期保存责任的研究现状的分析,提出了在现有法律框架下确定网络信息资源长期保存责任的几点措施。

  相似文献   
2.
应用奥芬达唑干混悬剂,经驱虫疗效与安全性试验得出按每千克体重5,10和15 mg剂量驱虫。结果:粪检牦牛消化道线虫虫卵转阴率分别为83.3%,91.7%和100.0%,减少率分别为89.1%,97.8%和100.0%;剖检对7种消化道线虫均有效,总驱虫率分别为91.8%,97.9%和99.5%。同剂量本品片剂与奥芬达唑干混悬剂的有效率无明显差异。牦牛投服70 mg/kg剂量未见异常反应。试验表明,奥芬达唑干混悬剂10mg/kg剂量驱除牦牛消化道线虫高效安全,使用方法简便,具有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放牧牦牛全舍饲进行补饲,期中试验组公牛组增重1.19kg,增重率为1.71%。对照组公牛增重-8.02kg,增重率为-13.13%。试验组公牛比对照组公牛多增重9.21kg,高14.306%,差异性极显著(Pp<0.01)。期中试验组母牛增重4.78kg,增重率为6.63%,对照组母牛增重-7.82kg,增重率为-13.80%,试验组母牛比对照组母牛多增重12.60kg,高20.43%,差异性极显著(P<0.01)。期末试验组公牛增重4.47kg,增重率为6.01%,对照组公牛增重-11.55kg,增重率-23.31%,试验组公牛比对照组公牛多增重16.02kg,高29.32%,差异性极显著(P<0.01)。期末实验组母牛增重10.20kg,增重率为12.39%,对照组母牛增重-10.38kg,增重率为-22.42%,组母牛比对照组母牛多增重22.48kg,高34.81%,差异性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4.
5.
结合水利部门实际管理程序,经过实际的需求分析,采用已开发的管理系统软件进行水利部门的综合管理。主要包括基本信息、综合处理、查询、统计报表、数据处理、自动交换、系统7个方面,整个系统符合操作简便、界面友好、灵活、实用、安全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陈清文 《北京农业》2011,(30):150-151
以位于宁南黄土丘陵区的彭阳县为例,坚持"生态与经济结合,治理与开发结合,生物与工程措施结合,近期与远期目标兼顾"的原则,山、水、田、路综合治理,农、林、牧、副全面启动,走生态农业之路。  相似文献   
7.
(一)病情概况:病牛最明显的临床症状为消化道机能紊乱。病初期食欲减少,反刍停止,便秘,瘤胃蠕动弱,排出的粪便呈花卷状,表面附有少量粘液和血液。病中期后躯会阴部出现水肿,有些病牛水肿延至腹下,肿胀处无热、痛感,尿量少或无尿。病后期便秘和腹泻交替发生,瘤胃臌气,食欲废绝,身体消瘦。整个病期体温均属正常,  相似文献   
8.
经过实地调查和查阅有关评价资料,表明青海省大通种牛场在发展绿色食品加工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建议该场做好绿色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9.
为评定阿什旦牦牛的舍饲育肥性能和屠宰性能,对阿什旦牦牛今后的舍饲养殖、育种提高、新品种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青海省大通种牛场联合中国农科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以四岁阿什旦牦牛为研究对象,在青海省大通种牛场开展了舍饲育肥对其生长性能及屠宰性能的影响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通过舍饲育肥的阿什旦牦牛较对照组在生长性能及屠宰性能上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0.
本文所介绍的中蜂一次性分蜂和换王是指在春季利用全场三分之一的中等群势以下的蜂群进行转场、拆群、杀王、介绍王台组织交尾群,三分之二中等以上的强群采蜜,使采蜜、分蜂、换王三不误的方法。笔者经多年采用,效果不错,现借《中国养蜂》一角进行介绍,供同行参考采用。具体的技术措施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