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畜牧兽医   6篇
  202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1.
马立克强毒MDV-GA对BWEL-SPF鸡的感染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34只1日龄BWEL-SPF鸡随机分成2组,攻毒组84只腹腔注射2 000 PFU的MDV-GA细胞毒0.2 mL,对照组50只注射同等剂量的病毒稀释液。结果显示,攻毒后27 d攻毒组鸡只开始发病并持续到攻毒后51 d,发病高峰期在攻毒后28~42 d。经过60 d的观察发现,该毒株可以引起很高的肿瘤发生率(61.90%),死亡率为75.00%。肿瘤主要出现在肾脏、心脏、肝脏、性腺、脾脏、肺、胸腺、皮肤、腺胃等组织,其中以肾脏、心脏、肝脏、性腺、脾脏肿瘤发生率较高,分别为:36.90%,28.75%,25.00%,21.43%,17.86%。其中2个以上组织发生肿瘤的个体占44.08%;3个以上组织发生肿瘤的个体占27.38%。多数肿瘤个体同时伴有胸腺、法氏囊萎缩,脾脏、性腺肿大等症状。经过对发病鸡的肾脏作组织切片观察,发现其基本结构已经消失,伴随大量的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呈现典型的马立克症状。结果表明,利用2 000 PFU的MDV-GA毒株感染BWEL-SPF鸡可以得到大量的肿瘤样本,可用于探讨马立克淋巴瘤内部的基因变化。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通过对预定冷藏100日的蚕种,设定冷藏55日、60日、65日、70日、75日、80日、85日、90日、95日、100日(对照)后分别出库,并用三种盐酸标准浸酸,进行常规催青,调查实用孵化率,试验结果表明:比预定出库日期提前30日~35日的蚕种,可提高提前出库蚕种的实用孵化率,实用孵化率达到90%以上,在生产上对调剂蚕种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影响玉林市蚕桑产业发展的原因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玉林市蚕桑产业发展中技术服务不到位、产业化程度不高、蚕茧深加工能力薄弱等现状和存在的各环节互不协调、工业废气污染严重、蚕区劳动力缺乏等问题;提出健全蚕业管理机构、提高从业人员素质、提高蚕业产业化水平、深化蚕桑产业经营体制改革、加强工业污染治理、优化蚕桑产业布局、推广新技术新品种和蚕桑综合利用等发展玉林市蚕桑产业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旨在建立一种检测马立克氏病毒人工感染鸡相关miRNA表达变化的RT-PCR方法,探讨该方法在miRNA定量检测方面的应用价值.试验选择6个具有典型肿瘤结节的马立克氏病毒感染脾脏样品作为研究材料,同时采用6个正常鸡的脾脏样品作为对照材料.利用特异的茎环反转录引物以及miRNA上下游引物对gga-miR-181a进行基于SYBRGreen Ⅰ的荧光定量PCR检测,并以U6为内参基因、2<'-ΔΔα>法检测gga-miR-181a的相对表达量.结果,在马立克氏病毒人工感染鸡的脾脏和正常鸡的脾脏中成功检测出gga-miR-181a-1的表达.证明茎环RT-PCR法能用于检测马立克氏病毒人工感染鸡的相关miRNA,并具有准确、快速、节约成本的优点.  相似文献   
5.
陈燕梅  凌荣 《广西农学报》2010,25(4):61-62,86
适宜的环境温湿度是蚕儿生长发育的重要条件,异常温湿度天气会降低蚕茧产量和蚕种质量。蚕业生产中经常遇到低温干燥、低温多湿、高温干燥、高温多湿等4种异常温湿度天气。本文结合笔者多年来的养蚕生产实践,阐述这4种异常温湿度天气对蚕儿生长发育的危害及应采取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6.
将150只1日龄雏鸡随机分成2组,100只作为攻毒组,50只作为对照组。攻毒组腹腔注射2 000PFU的马立克氏病病毒(MDV)-GA细胞毒0.2mL;对照组注射同等剂量的病毒稀释液。2组鸡严格隔离,在相同条件的负压隔离器中饲养。攻毒后60d,屠宰所有存活鸡。在对照组中取4个正常鸡的脾脏(HS);在攻毒组中取4个感染MDV后产生肿瘤鸡的脾脏(TS)及4个感染MDV后未产生肿瘤并表现为健康鸡的脾脏(ANS),并对TNFSF13B和ST18基因在这些脾脏组织中的表达水平进行荧光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肿瘤相关基因TNFSF13B和ST18的表达在产生肿瘤鸡的脾脏中都是显著性下调的。MDV通过抑制宿主TNFSF13B基因的表达来抑制B细胞分化、成熟进而对宿主免疫系统进行抑制;同时MDV通过下调肿瘤抑制基因ST18的表达,促使机体肿瘤发生。在对MDV有明显抵抗能力的鸡(ANS组)中,TNFSF13B和ST18的表达水平与对照组健康鸡基本一致,表明这2个基因在MDV抗病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Sirtuin 2(SIRT2)是去乙酰化酶Sirtuin家族蛋白的一员,参与细胞的分化、自噬和氧化应激,与生物的衰老、糖代谢、癌症和神经退行性疾病有关。对家蚕SIRT2基因(BmSIRT2)进行克隆和原核表达,获得的重组蛋白纯化后免疫新西兰大白兔,获得效价较高的兔多克隆抗体。对家蚕不同发育时期和5龄幼虫的各个组织进行qRT-PCR分析,发现在成虫期和5龄幼虫的性腺中BmSIRT2基因的转录水平较高。免疫荧光试验发现,BmSIRT2蛋白主要定位在BmN细胞的胞质中,少量定位在细胞核中,暗示BmSIRT2可能主要参与胞质蛋白的去乙酰化。通过构建BmSIRT2的真核瞬时表达载体并转染BmN细胞,发现细胞内丙酮酸含量会随着BmSIRT2浓度的上升而下降;而向细胞内添加SIRT2的特异性抑制剂AGK2后,丙酮酸含量会随着AGK2浓度的升高而升高,表明BmSIRT2胞内浓度和活性与丙酮酸含量甚至是糖代谢都有着密切的关系。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探究BmSIRT2蛋白相关的去乙酰化对家蚕生长发育和代谢的影响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