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畜牧兽医   2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种蛋的管理     
在许多鸡场,种蛋常常因管理不当而被打碎、污染,甚至出现孵化率下降。因此,对种蛋进行科学管理十分重要。种蛋的收集鸡笼给种鸡提供足够的空间。一般一个鸡笼中以饲养4只种鸡为宜。用于制做鸡笼的材料应干燥、清洁,使用前应先消毒。鸡笼应经常清扫,笼底应保持完好。收集种蛋的次数一般认为,每天收集4次为宜。这样,可以防止种蛋的破损、污染和鸡胚的过度发育。虽然种蛋在35℃的环境中放置几个小时很少或不出现不良影响,但是,由于这种温度有利于细菌的生长繁殖,因而,  相似文献   
2.
猫的针灸穴位在中兽医古籍中没有记载。因临床需要,人们参照人体及其他家畜的穴位,在猫体上厘定了一些针灸穴位。如《兽医针灸手册》《中国兽医针灸学》《中国针灸汇萃·兽医针灸卷》等,内容和文字基本相同。其中,若干穴位的定位、针刺方法及针刺深度等均有明显不妥之处,难以付诸实际。为此,我们对照上述书籍中的记载,在成年猫体上进行了穴位的定位、针刺方向及针刺深度的实际体验。结果发现上述书籍中的内容有以下几个问题:①有些穴位的定位描述不确切,难以作定位依据;②因  相似文献   
3.
4.
目前,蛋壳质量低是养禽业的主要问题之一。据估计,在总产蛋量中,有6~8%蛋的蛋壳质量低劣,并由此造成严重经济损失。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尽管在这方面进行了许多研究,但收效甚微。引起蛋壳质量降低的因素较为复杂。最近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产蛋鸡饮用水中矿物质的含量也是影响蛋壳质量的因素之一。我们在试验中,用自来水做为对照,在试验组,于每升自来水中加入200~2000毫克氯化钠。结果发现,试验鸡群所产蛋的蛋壳质量  相似文献   
5.
畜牧兽医专业轮流顶岗实习是在产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下,实行的以体验为目的365天不间断、每批次2至3个月学生轮流顶岗实习。本文主要探讨实施轮流顶岗实习意义,挖掘轮岗实习过程中常见问题及多方关注事项,根据实际工作探索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6.
文章旨在评估日粮添加不同糖源对育肥猪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及氮代谢的影响。试验选择800头15周平均体重为(53.37)kg的商品猪,随机分为2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50头。试验为期70 d,两组育肥猪分别饲喂葡萄糖和果寡糖水平为4%的日粮。结果:两组育肥猪在整个试验阶段的平均日采食量无显著差异(P>0.05),但果寡糖组70 d育肥猪的体重、36~70 d和1~70 d平均日增重较葡萄糖组显著提高3.91%、15.90%和7.78%(P<0.05)。与葡萄糖组相比,果寡糖组育肥猪36~70 d和1~70 d料重比较分别显著降低14.44%和7.60%(P<0.05)。葡萄糖和果寡糖组育肥猪在试验第35和70天干物质、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灰分和中性洗涤纤维表观消化率的影响均无显著差异(P>0.05)。果寡糖组育肥猪在试验第35和70天酸性洗涤纤维表观消化率较葡萄糖组分别显著降低14.46%和17.70%(P<0.05)。两组育肥猪氮摄入量及粪中乙酸、丙酸、丁酸、戊酸、异丁酸和异戊酸浓度均无显著差异(P>0.05)。葡萄糖组育肥猪粪氮和尿氮排泄量较果寡糖组分别显著提高26.08%和23.22%(P<0.05),但氮沉积量显著降低13.00%(P<0.05)。结论:育肥猪日粮中添加4%果寡糖可以通过降低氮排泄量,提高氮沉积改善日增重和饲料效率,但日粮添加4%葡萄糖可以提高育肥猪酸性洗涤纤维表观消化率。 [关键词]糖源|育肥猪|生长性能|养分消化|氮代谢  相似文献   
7.
中兽医治疗猫犬疾病在我国有着很长的历史。《大明本草》、《本草纲目》、《农政全书》,《农学录》、《卫济余编》、《活兽慈舟》等许多古籍均收录有治疗猫犬疾病的方药。《大明本草》中有“猫患诸  相似文献   
8.
试验旨在探讨复方中草药添加剂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及免疫指标的影响.选取96头28日龄、体重相近、健康的"杜×长×大"三元杂交断奶仔猪,随机分为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猪.试验1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2组、3组、4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2、0.4、0.6 g/kg复方中草药添加剂.预...  相似文献   
9.
猪瘟病毒致病机制及猪瘟诊断防控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猪瘟病毒(CSFV)是一种严重危害养猪业的正链RNA病毒,猪只感染后可引起猪瘟(CSF)。猪瘟为猪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可分为急性型、亚急性型、慢性型、非典型或温和型猪瘟。近年来,猪瘟的发生在国内外部分地区有流行趋势,该病不但发病率高,同时出现了新的流行特点,如隐性感染、混合感染等,给防控工作带来了较大的难度,也给很多养猪场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综述了CSFV病原学特性、致病机制、CSF诊断方法及疫苗防控研究现状等内容,以期为今后猪瘟的防控提供新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10.
1发病情况2009年11月,承德县某养猪场出现多只猪发热、皮肤发红和食欲不振,其中仔猪体温较高、眼睑水肿、皮肤有出血斑点、脱水、呼吸困难,育肥猪食欲减少、气喘、有眼屎或脓性分泌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