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畜牧兽医   1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不同剂量的复合酶制剂对奶牛瘤胃发酵、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血清生化指标及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选取体重、胎次、泌乳天数和产奶量相同或相近的泌乳早期荷斯坦奶牛32头,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分为4组,每组8头。对照组饲喂不添加复合酶制剂的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10%、0.15%和0.20%复合酶制剂的试验饲粮,预试期10 d,正试期56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0.15%复合酶制剂显著提高瘤胃液总挥发性脂肪酸含量(P0.05);添加复合酶制剂对瘤胃液乙酸含量有一定提高作用(P=0.08),而对其他挥发性脂肪酸、氨态氮和微生物蛋白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有降低pH的趋势(P=0.08)。2)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复合酶制剂能显著提高干物质和中性洗涤纤维的表观消化率(P0.05);添加0.20%复合酶制剂能显著提高有机物的表观消化率(P0.05)。3)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复合酶制剂对血清总蛋白含量有增加趋势(P=0.09),对尿素氮含量有降低趋势(P=0.07),而对其他血清生化指标无显著影响(P0.05)。4)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0.10%和0.15%复合酶制剂能显著提高饲料转化率(P0.05),0.10%组和0.15%组3.5%乳脂校正乳产量分别提高3.88和4.27 kg/d (P 0.05),0.15%组乳脂率提高12.70%(P0.05)。在本试验条件下,饲粮中添加复合酶制剂有助于提高饲料转化率、瘤胃发酵和生产性能,且添加量为0.15%时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采用体外发酵法评价不同粗饲料分级指数(GI)燕麦干草的饲用价值,为其在奶牛生产应用中提供理论依据。选取3种不同GI的燕麦干草分为3组,试验1组、试验2组和试验3组GI值分别为4.26、10.98、11.60 MJ/d,体外发酵24 h。结果表明:(1)试验2组和试验3组干物质、粗蛋白质和中性洗涤纤维降解率显著高于试验1组(P < 0.01),其中干物质降解率比试验1组分别高50.95%、55.37%|中性洗涤纤维降解率分别高54.41%、50.47%。(2)试验2组和试验3组氨态氮、乙酸、丙酸、丁酸、戊酸和TVFA高于试验1组(P < 0.05),其中TVFA比试验1组分别高13.39%和11.05%。(3)各组优势菌门由拟杆菌门(Bacteroidota)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组成,两者占整个菌群89%以上,其中厚壁菌门相对丰度具有差异显著趋势(P =0.07)|各组优势菌属组成相同,各组中未分类理研菌科(Unclassified_f_Rikenellaceae)、未知属-绒毛杆菌科(Norank_f_Muribaculaceae)、纤维杆菌属(Fibrobacter)具有显著性差异(P < 0.05),其中试验2组和试验3组纤维杆菌属比试验1组分别低51.36%和55.45%。综合结果,不同GI等级燕麦干草对奶牛营养物质降解率和瘤胃发酵特性具有明显影响,且GI等级越高,其营养价值就越好。 [关键词] 分级指数|燕麦干草|体外发酵|降解率|瘤胃发酵参数|微生物组成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旨在研究黄曲霉毒素B1(AFB1)日粮添加乳酸菌(LAB)对肉鸡的生长性能、养分消化率及屠宰性能的影响。试验选用1日龄AA肉鸡公鸡240只,随机分为4个处理组,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正对照组:无AFB1日粮;负对照组:1~21d:正对照组日粮+40μg/kgAFB1,22~42d:正对照组日粮+80μg/kgAFB1;LAB组:负对照组日粮+1.5×1011CFU/kgLAB;HSCAS组:负对照组日粮+3g/kgHSCAS。试验期42d。试验结果显示,负对照组日粮显著降低了肉鸡平均日采食量和体增重(P<0.05),显著提高了料重比(P<0.05),添加LAB和HSCAS均明显改善了生产性能,且LAB组的效果优于HSCAS组。1~21d时,与负对照组相比,添加LAB干物质、能量、粗脂肪、钙和磷的表观消化率分别提高9.6%(P<0.05)、9.5%(P<0.05)、10.1%(P<0.05)、15.2%(P<0.05)和18.9%(P<0.05),添加HSCAS能将干物质、能量、粗脂肪和磷的表观消化率提高9.7%(P<0.05)、6.6%(P<0.05)、6.3%(P<0.05)和17.4%(P<0.05),且LAB组能量和钙的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HSCAS组(P<0.05)。LAB组的全净膛率和胸肌率也显著高于HSCAS组(P<0.05)。综上所述,在AFB1污染日粮中添加LAB制剂,对肉鸡的生产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和屠宰性能均具有显著的改善作用,其作用效果显著优于HSCAS脱霉剂。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旨在研究葡萄糖氧化酶对全株玉米青贮品质的影响并筛选出适合的添加量。试验设4个处理组,分别为对照组(无添加)、试验Ⅰ组(10 mg/kg)、试验Ⅱ组(20 mg/kg)、试验Ⅲ组(40 mg/kg),每个处理4个重复。按照试验设计将葡萄糖氧化酶与全株玉米混匀后装入青贮袋,真空密封,60 d后取样分析。结果表明:试验组的感官评价和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 0.05);试验Ⅲ组粗蛋白质含量比对照组高0.48个百分点(P <0.05);试验Ⅱ和Ⅲ组的淀粉含量比对照组高1.91个百分点和3.18个百分点(P <0.05);试验Ⅲ组的30 h中性洗涤纤维降解率(30 h NDFD)比对照组高1.33个百分点(P <0.05);试验Ⅲ组的pH比对照组低0.29(P <0.05);试验Ⅲ组乳酸含量比对照组高0.72个百分点(P <0.05);全株玉米青贮质量分级指数(CSQS)显示,试验Ⅲ组(71.21)>试验Ⅱ组(66.28)>试验Ⅰ组(63.82)>对照组(62.76)。综上所述,在全株玉米青贮中添加40 mg/kg葡萄糖氧化酶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5.
试验旨在研究日粮中添加肠膜蛋白粉和发酵豆粕替代鱼粉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养分消化率的影响。试验选用180头28日龄(杜×长×大)断奶仔猪,公母各半,体质量(8.0±0.5)kg,随机分为3个处理,每处理6个重复,每重复10头猪。试验期14 d,试验期间常规饲养管理。对照组日粮为17.0%豆粕+6.0%鱼粉,进口肠膜组日粮为16.6%豆粕+4.0%发酵豆粕+4.0%进口肠膜蛋白粉,国产肠膜组日粮为16.6%豆粕+4.0%发酵豆粕+4.0%国产肠膜蛋白粉。结果表明:在采食量和增质量方面,进口肠膜组高于对照组,国产肠膜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不显著(P≥0.05);在料重比方面,进口肠膜组最低,国产肠膜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不显著(P≥0.05);进口肠膜组和国产肠膜组腹泻率、腹泻指数和死淘率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进口肠膜组钙的消化率比对照组下降13.21%(P0.05);干物质、能量、粗蛋白质、粗脂肪、磷和必需氨基酸的消化率处理间无显著差异(P≥0.05)。因此,断奶仔猪日粮中使用进口或国产肠膜蛋白粉和发酵豆粕等替代鱼粉,不影响生长性能、腹泻和养分消化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不同比例牛角瓜和皇竹草混合青贮的品质,为调制高质量的混合青贮饲料和开发新型饲料资源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牛角瓜和皇竹草按照1∶0、2∶1、1∶1、1∶2、0∶1(分别对应1C0P、2C1P、1C1P、1C2P、0C1P组)比例混合调制青贮饲料,青贮60 d后测定混合青贮饲料的感官评分、营养成分、发酵品质和强心苷含量。【结果】1C1P、1C2P和0C1P组的感官评价均优于1C0P和2C1P组,达到了优良等级;不同混合比例对混合青贮饲料中的营养成分均存在显著影响(P<0.05);1C1P组的乳酸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未检出丁酸;1C0P、2C1P、1C1P、1C2P组强心苷含量比青贮前分别降低了4.87%、6.59%、11.49%和9.52%。【结论】混合青贮对改善牛角瓜青贮品质具有显著效果,同时对强心苷毒素有降解作用,当牛角瓜和皇竹草比例在1∶1时青贮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反刍动物生产中,全株玉米青贮作为一种质优价廉的粗饲料被广泛应用,其质量高低直接关系到动物的健康及生长性能.因此,本文针对影响全株玉米青贮饲料质量的因素,包括玉米品种、收获期、留茬高度、切割长度、籽实破碎、压实度等,以及目前常用的质量评价方法及评价指标进行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8.
试验旨在综合分析不同地区规模化奶牛养殖场的全株玉米青贮品质,为合理利用全株玉米青贮提供理论依据。分别在黄淮海地区(山东、河南、河北)、长江中下游地区(安徽)、西北地区(陕西、山西、青海、宁夏、甘肃、新疆、内蒙古)、东北地区(黑龙江、吉林、辽宁)、华南地区(广西)、西南地区(云南、贵州)规模化奶牛养殖场采集全株玉米青贮样品,通过近红外光谱技术检测全株玉米青贮品质的相关指标,并运用主成分分析和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不同地区的全株玉米青贮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①不同地区全株玉米青贮的营养成分和发酵品质存在显著差异(P<0.05)。②主成分分析提取了4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到82.882%。这4个主成分分别反映了全株玉米青贮的粗纤维、有机酸含量及中性洗涤纤维消化率方面的信息,可以用来衡量不同地区全株玉米青贮的综合品质。不同地区玉米青贮品质由高到低依次是黄淮海、西北、东北、长江中下游、西南、华南地区。③通过灰色关联度分析不同地区全株玉米青贮品质并与理想质量指标比较,得到不同地区玉米青贮品质的等权关联度为0.71308~0.71264。黄淮海地区玉米青贮品质优于西北地区,其次是长江中下游、东北、华南及西南地区。综上所述,主成分分析和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基本一致,黄淮海和西北地区的全株玉米青贮品质较高,华南和西南地区的全株玉米青贮品质较低。基于两种方法建立的全株玉米青贮质量综合评价模型能相互佐证,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旨在研究肠膜蛋白粉和发酵豆粕替代鱼粉对断奶仔猪免疫功能和消化道发育的影响。选用28日龄平均体重为(8.0±0.5)kg的杜×长×大断奶仔猪180头,公、母各半,随机分为3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猪。对照组饲喂17.0%豆粕+6.0%鱼粉的日粮,进口肠膜组饲喂16.6%豆粕+4.0%发酵豆粕+4.0%进口肠膜蛋白粉的日粮,国产肠膜组饲喂16.6%豆粕+4.0%发酵豆粕+4.0%国产肠膜蛋白粉的日粮。预试期3 d,正试期14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进口肠膜组脾脏指数、下颌淋巴结指数和血清白蛋白(ALB)含量分别显著提高43.53%、49.18%和16.20%(P<0.05),国产肠膜组脾脏指数显著提高41.77%、血清补体C3含量显著降低16.22%(P<0.05);各组间胸腺指数、腹股沟淋巴结指数、髂下淋巴结指数、腘淋巴结指数、颈浅淋巴结指数及血清总蛋白(TP)、尿素氮(BUN)、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和一氧化氮(NO)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进口肠膜组胃重量和十二指肠重量无显著差异(P>0.05),而国产肠膜组分别显著降低19.68%和48.55%(P<0.05);进口肠膜组十二指肠长度显著升高(P<0.05),而国产肠膜组显著降低(P<0.05);进口肠膜组和国产肠膜组空肠长度和回肠重量显著降低(P<0.05),且国产肠膜组回肠绒毛高度显著降低(P<0.05);各组间肝脏重量、空肠重量、回肠长度、十二指肠和空肠的绒毛高度和隐窝深度均无显著差异(P>0.05)。综上所述,断奶仔猪日粮中使用进口或国产肠膜蛋白粉和发酵豆粕等氮替代鱼粉,对主要免疫器官指数、血清免疫指标和小肠形态无显著影响,但国产肠膜组胃重量和十二指肠重量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旨在研究添加不同水平复合酶制剂对瘤胃发酵及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一以奶牛全混合日粮作为底物进行体外瘤胃发酵试验,分为4组,即对照组不添加酶制剂,试验1、2和3组的酶制剂添加量分别为日粮浓度的0.10%、0.15%和0.20%,每组设9个重复。每个重复准确称取0.500 g底物,在体外发酵产气自动记录装置上发酵48 h,测定其发酵参数和营养物质降解率。结果表明:复合酶制剂显著提高发酵液中总挥发性脂肪酸和乙酸浓度(P<0.05);试验组中粗蛋白(P<0.05)和中性洗涤纤维(P<0.01)降解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试验二选择体重、胎次、泌乳天数和产奶量相近的泌乳早期荷斯坦奶牛36头,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分为4组,即对照组和试验1、2和3组,对照组不添加酶制剂,试验1、2和3组分别添加0.10%、0.15%和0.20%的酶制剂,每组9个重复,试验期8周,测定产奶量和乳成分含量,计算3.5%乳脂校正乳。结果表明:复合酶制剂显著提高3.5%乳脂校正乳产量(P<0.05),0.10%、0.15%和0.20%组比对照组分别提高3.88、4.27和2.26 kg·d-1。0.15%组的乳脂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比对照组高12.7%。结论添加复合酶制剂有利于瘤胃发酵和提高生产性能,且添加量为0.15%时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