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畜牧兽医   5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为了对规模化牧场的奶牛乳腺炎致病菌进行调研并对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性进行调查,收集福建、江苏、广州、河北、安徽、山西、内蒙古、浙江地区等11个规模化奶牛场乳腺炎乳样856份,进行细菌分离鉴定,并对分离到的119株肺炎克雷伯菌进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乳腺炎样本的细菌检出率为84.46%;导致乳腺炎的致病菌以环境性致病菌为主,包括大肠杆菌(22.74%)、肺炎克雷伯菌(14.55%)和阴沟肠杆菌(9.05%)等,另外也分离到了传染性乳腺炎致病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4.25%)和无乳链球菌(1.71%),且不同地区的乳腺炎致病菌分离情况具有地区差异性;119株肺炎克雷伯菌对氨比西林耐药率最高,耐药率为94.96%,对部分头孢类和氨基糖苷类产生耐药性;对卡那霉素最敏感,敏感率为97.48%。研究表明,乳腺炎致病菌以环境性致病菌的危害突出,传染性致病菌得到有效控制,同时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性应引起牧场关注。  相似文献   
2.
为了优化奶牛子宫内膜基质细胞的分离培养方法,以提高奶牛子宫内膜基质细胞的培养效率和细胞纯度,试验采用常规胰蛋白酶和胶原酶交替消化过筛法分离细胞,在样本选择、消化酶配方和筛网孔径方面进行了优化改进并传代纯化,通过细胞形态学观察、细胞生长曲线、免疫组化鉴定进行细胞鉴别。结果表明:处于发情期的子宫样本采用0.25%胰蛋白酶和0.25%Ⅱ型胶原酶及0.15 g/L DNaseⅠ的次序消化,经大孔径筛网过筛后获得基质细胞,纯度较高,且细胞活力更好;采用0.25%胰蛋白酶+0.02%EDTA传代消化可缩短传代时间;基质细胞贴壁后呈长梭形和多角形两种形态;经免疫组化鉴定该细胞具有波形蛋白免疫反应性,与子宫内膜切片中波形蛋白组织化学结果一致,表明其为来源于内膜基质层的基质细胞。奶牛子宫内膜基质细胞生长曲线呈"S"型,符合细胞生长的规律。说明优化培养方法后可更便捷、高效地分离培养较高纯度的奶牛子宫内膜基质细胞。  相似文献   
3.
4.
为了解驴源马流产沙门菌临床分离株的耐药表型及毒力基因的携带情况,本试验通过K-B药敏纸片扩散法对9株马流产沙门菌进行11种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测试,采用PCR方法检测与沙门菌致病性相关的10种毒力基因。结果显示:9株驴源马流产沙门菌存在2种耐药表型,对链霉素耐药率达100%,对阿莫西林耐药率为33%;10种毒力基因中仅traT未被检出,invA、avrA、ssaQ、mgtC、sopB、spvC、spvR、pefA和misL的检出率均为100%。结果表明,驴源马流产沙门菌耐药谱较为单一,但携带的毒力基因为多样性组合。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规模化牧场中奶牛乳腺炎源大肠杆菌的耐药性,试验采集安徽、福建、广东、江苏及内蒙古等省(自治区)的11个规模化牧场的临床型乳腺炎奶牛的乳样进行细菌分离纯化,采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方法对分离株进行鉴定,采用K-B纸片扩散法检测大肠杆菌对11种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对乳腺炎源大肠杆菌多重耐药性及不同地区大肠杆菌的耐药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共分离到154株大肠杆菌,分离率为22.95%,其中安徽60株,广东42株,福建22株,江苏16株,内蒙古10株,其他地区4株。154株大肠杆菌对青霉素、阿莫西林、链霉素、氨苄西林耐药性较强,耐药率分别为98.05%、61.69%、42.21%、40.91%;对庆大霉素、环丙沙星、氟苯尼考和阿米卡星相对敏感,敏感率分别为90.26%、73.38%、68.83%和61.04%;经多重耐药性分析,90株(占58.44%)大肠杆菌对3种及以上抗生素耐药,其中30株大肠杆菌对6种抗生素耐药;多重耐药菌株中,耐药谱为氨苄西林(AMP)-青霉素(PEN)-阿莫西林(AMX)-头孢氨苄(LEX)-四环素(STR)-链霉素(TC...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