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林业   5篇
畜牧兽医   1篇
  2009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科普旅游是通过旅游地深层次开发,突出其科学文化内涵,以满足人们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好奇心,提高自然科学知识普及的生态旅游精品项目”。科普旅游在国外已成为重要的旅游产品,在我国近年来也悄然兴起,成为市场的新亮点。目前,中国科协命名的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共计188个,甘肃省有6个科普教育基地列入其中,林业行业仅麦积山国家森林公园的麦积山植物园景区被列入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科普旅游开展较落后,各森林公园基本未推出科普旅游产品。  相似文献   
2.
景泰绿洲边缘荒漠草地土壤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合理利用荒漠草地资源,对景泰绿洲边缘荒漠草地植被及土壤养分(0~150 cm土层)特性进行了较系统研究。结果表明,景泰荒漠绿洲边缘荒漠草地可分为砾质荒漠草地、砂质荒漠草地和盐渍化荒漠草地亚类。砾质荒漠草地亚类植物生长条件差,表现为土层薄、结构差、养分含量低、水分少;主要植物群落类型有红砂Reaumuria songarica群落、猫头刺Oxytropis aciphylla var.群落、霸王Zygophyllum xanthoxylon群落、甘蒙锦鸡儿Caragana opulen群落、膜果麻黄Ephedra przewalskii群落和绵刺Potaninia mongolica群落,植被盖度一般小于30%。砂质荒漠草地亚类以沙土为主,土壤水分差,土壤有机质、氮、磷、钾等养分含量都低于砾质草地亚类的养分含量;主要植物群落有白刺Nitraria tangutorum群落和沙蒿Artemisia desertorum+甘蒙锦鸡儿;植被盖度介于17.5%~32.6%,产草量低。盐渍化荒漠草地亚类土层深厚,土壤水分含量和盐分含量高;主要植物群落类型有盐爪爪Kalidium foliatum群落和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群落;植被盖度高达55%,一般为30%~45%,草层高度可达48.8 cm;此类草地由于避风低暖,产草量高,多为家畜冬春放牧地和割草地。  相似文献   
3.
甘肃省沙棘资源现状及开发利用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甘肃省1986年沙棘资源清查数据和1995年、1999年统计数据,对比分析了甘肃沙棘资源现状,其资源丰富,在国内天然林面积列第3位,但沙棘开发利用较为落后。研究甘肃沙棘发展主要存在的问题,提出在现阶段应对沙棘进行分类经营和积极发展生态经济型沙棘林等对策。  相似文献   
4.
针对文具亚热带区域经济林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当地自然、社会条件,提出了扩大规模、优化结构、加大技术资金投入、培育开发野生经济林等对策。  相似文献   
5.
甘肃省森林公园旅游资源价值综合定量评价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运用模糊决策的理论和方法,通过建立森林公园旅游资源价值定量评价的指标体系和量化评判标准,确定影响森林公园旅游资源价值各因子的权重,将经过专家打分后的评判结果进行统计计算,对甘肃省62处森林公园的资源吸引力指数、可开发利用指数和综合指数进行了定量评价。  相似文献   
6.
一、甘肃森林公园发展现状甘肃省森林公园从1984年在永登县连城林区的吐鲁沟开辟了全省第1个森林公园起,经过近20年的发展壮大,森林公园作为森林生态旅游业的主体发展迅速,已成为全省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林业产业的生力军。截至2003年底,全省已建立各类森林公园64处,其中国家级森林公园14处。森林旅游线路与全省六大旅游线路相联系,构成大旅游网络。其中以环城(客源发生地)森林旅游短线在休闲旅游市场中颇具竞争力,其余为长线观光产品的配套辅助产品。森林公园年接待游客400多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6000多万元,约占全省国内旅游收入的1/3。…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