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畜牧兽医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
本研究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MS)检测鸡蛋中地克珠利含量的方法,并研究了地克珠利在鸡蛋中的残留消除规律。健康高产蛋鸡给予1mg/L 0.5%地克珠利溶液,集中饮水给药,连续给药12d,采用UPLC-MS/MS测定给药期间和停药后不同时间鸡蛋中地克珠利的残留量,用WT1.4软件计算地克珠利的弃蛋期。结果表明,在给药期间,蛋清、蛋黄和全蛋中地克珠利残留浓度呈上升趋势,在第12d时浓度达到峰值,且在蛋黄中残留量高于蛋清。停药后,地克珠利在蛋清、蛋黄和全蛋中的消除半衰期分别为6.93d、2.57d和1.78d,地克珠利在蛋清中消除最缓慢。本试验通过研究地克珠利在鸡蛋中的残留消除规律,首次确定地克珠利在鸡蛋中的最大残留限量为240 μg/kg,弃蛋期从给药第5d至停药第8d,共16d,为蛋鸡安全用药和保障食品安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利用MTT方法检测厚朴酚细胞毒性,ELISA方法检测厚朴酚对LPS介导炎症中IL-1、IL-6、IL-10释放的调节作用,Western—blot方法检测对ERK1/2活化的调节作用。结果显示,LPS处理过的RAW264.7细胞在经过不同剂量厚朴酚处理后,其IL-1、IL-6的释放随厚朴酚剂量的增加在减少,而IL-10则随药物剂量增加而增加;厚朴酚对LPS介导的ERK/MAPK通路激活作用显示一定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在一定剂量范围内厚朴酚可以缓解LPS刺激的细胞因子的释放,在炎症过程中可以通过抑制ERK/MAPK活化来抑制炎症发生。  相似文献   
3.
建立了土壤中氟苯尼考及氟苯尼考胺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方法。土壤样品采用超声提取法,提取试剂为丙酮和水,再与二氯甲烷进行液-液萃取净化杂质。Agilent SB-C18色谱柱进行分离后,光电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检测,流动相为磷酸二氢钠溶液(0.01 mol/L,含0.005 mol/L十二烷基硫酸钠,pH=4.4)和乙腈(V∶V=65∶35)。在0.025~5 mg/L浓度范围内,峰面积与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均达0.999,氟苯尼考及氟苯尼考胺检测限分别为0.01、0.015 mg/kg,定量限分别为0.045、0.05 mg/kg。三种土壤中添加浓度为0.05、0.1、0.2 mg/kg时,氟苯尼考和氟苯尼考胺标准工作液的回收率分别为90.16%~99.37%、67.63%~96.86%,日内变异系数均≤7.83%,日间变异系数均≤10.52%。该方法高效快速,操作简单,成本低,可用于氟苯尼考及氟苯尼考胺的同时检测。  相似文献   
4.
兽用抗菌药物的大量使用后进入环境后的行为、对环境的污染以及环境耐药基因的诱导现象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建立了一种以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四种不同类型土壤中兽用抗生素头孢噻呋的方法,为今后此类药物环境行为研究提供方法学借鉴。使用硼酸缓冲液(pH=9)简单提取两次,Waters Oasis HLB固相萃取小柱富集浓缩药物之后,氮吹干,初始流动相复溶,HPLC检测。流动相为0.1%三氟乙酸和乙腈,梯度洗脱之后经过Waters 2998二极管阵列检测器(PDA)进行定量分析。该方法在四种土壤中的加标回收率为70.8%~85.6%,检测限为30μg/kg,定量限为50μg/kg,日内变异系数范围为3.8%~9.8%,日间变异系数范围为4.1%~10.6%。结果表明,本方法高效、稳定、特异性好,可以用于不同类型土壤中头孢噻呋的检测。  相似文献   
5.
猪等孢球虫是一种危害仔猪生长的专性寄生性原虫,感染该寄生虫的仔猪生长缓慢,且常表现出腹泻症状,甚至死亡,对养猪业造成极大危害。本文综合了国内外研究成果,从流行病学特征、形态特征、生活史、检测方法及防控措施等方面对仔猪等孢球虫进行了综述,并对猪等孢球虫的防控手段、内生发育史、基因组学等生物学特性以及与肠道菌群的相互作用等问题进行了展望,以期为猪等孢球虫的病原鉴定及有效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多肽类抗生素(AMPs)是目前国内应用较广泛的抗生素种类之一。该类化合物不易被生物体吸收,多数以原形形式随粪便和尿液排出体外,可能会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本文综述了环境中AMPs的暴露情况及检测方法,揭示了其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降解特性及生态效应,同时介绍了其耐药菌和抗性基因的产生和去除技术,分析了该类抗生素环境安全性研究的发展趋势,提出AMPs的环境行为和生态效应研究应从多药联合使用方面及发生机理等进一步深入,未来应开发出更有效地AMPs抗性基因去除技术。本文为全面评估AMPs的环境安全性及有效避免或降低该类抗生素耐药性及抗性基因(ARGs)的传播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