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畜牧兽医   2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试验测定了12头1—3岁阉牦牛(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在草原草场和草甸草场青草期放牧时的瘤胃消化代谢。结果表明:草原草场青草期牦牛瘤胃液的干物质、TVFA、TCA-P、NH_3-N的浓度和纤毛虫数均不同程度高于草甸草场青草期。因草原草场的植被质量好于草甸草场,白天放牧12小时左右的牦牛瘤胃内呈两次消化吸收过程。优质草场能为牦牛提供更多的TVFA和NH_3-N,而劣质草场牦牛瘤胃内的pH值升高。  相似文献   
2.
采用4头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3岁牦阉牛,饲喂相同精料,粗料为麦秸和氮化麦秸,分二期进行瘤胃内代谢水平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饲喂氨化麦秸期牦牛瘤胃内的pH值,NH_3-N浓度,TVFA、TCA-P的含量以及纤毛虫密度均显著地高于麦秸期,证明氨化麦秸能为牦牛提供更多的能量和细菌蛋白的来源。  相似文献   
3.
对3头生长阉牦牛在饲喂等能(9.6MJME/kgDM)不同蛋白水平的日粮时的外周血液若干代谢激素和代谢物浓度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日粮蛋白水平由8%升至12%后,生长牦牛血清尿素氮浓度增加39.0%,血糖水平升高63.5%,血清胰岛素水平升高76.3%,T3浓度降低20.7%,T4浓度不变,皮质醇浓度则由2.01μg/dl全部降到检测线以下。  相似文献   
4.
牦牛瘤胃内饲料蛋白质降解率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瘤胃尼龙袋技术测定了11种常见饲料在牦牛瘤胃内的降解率。根据饲养水平,瘤胃食糜的外流速度估计为0.067/h。测定结果表明,玉米、豌豆秸粉、菜籽饼、豌豆、鱼粉、曲拉、肉骨粉、青稞、甲醛鱼粉、甲醛菜籽饼和麸皮的粗蛋白(CP)降解率分别为0.68、0.56、0.44、0.85、0.49、0.55、0.81、0,83、0.38、0,48和0.79,干物质(DM)降解率依次为0.68、0.30、0.49、0.73、0.50、0,54、0,59、0.82、0.32、0.49和0.74。  相似文献   
5.
采用冯仰廉教授研制的闭路循环式面具,于1988年8月在青海省平坦的环湖草原草场(海拔3300米)对生长牦牛和生长黄牛不同运动速度下的能量需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生长牦牛以 V_1=1.0015±0.0113米/秒和 V_2=1.4978±0.0175米/秒行走时,能量消耗分别比静站时增加0.4603±0.0113和0.5615±0.0256Cal/kgm;生长黄牛以 V_1=0.9954±0.0066米/秒和 V_2=1.4979±0.0191米/秒行走时,能量消耗分别比静站时增加0.3539±0.0299和0.4182±0.0253Cal/kgm。经统计分析表明,两品种间及各运动水平间产热差异极显著(P<0.01)。结果指出,牦牛因其紧凑的体型结构而运动所耗能量要高于其他体大品种的牛。  相似文献   
6.
将7头体重150kg、带有瘤胃和十二指肠瘘管的牦牛在两个试验中喂以不同的日粮以研究其瘤胃液体与食糜外流速度。试验Ⅰ,4头牛分两期喂给粗蛋白质为8%和12%的等能(9.6MJME/kg)日粮;试验Ⅱ,3头牛在一3×3拉丁方设计中喂给精粗比7:3、5:5、3:7及以菜籽饼、豌豆、蚕豆为主要氮源的日粮。结果表明:饲喂精粗比3:7日粮时,瘤胃液体外流速度(3.9%/h)比饲喂其它日粮时明显低,其它日粮间无  相似文献   
7.
采用瘘管手术方法对3头生长牦牛在饲喂代谢能ME均为9.6MJ/kgDM,粗蛋白(CP)为8%和12%的日粮时的复胃氮代谢与瘤胃、肠道消化代谢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日粮CP水平升高后,生长牦牛瘤胃氨氮浓度由3.3升至5.9mg/100ml(P<0.01),瘤胃内氮的消失率由1.9%升到21.1%(P<0.01)。瘤胃微生物蛋白质合成效率基本不变(平均69.1gCp/kgDOM);一昼夜进入十二指肠的食糜量及食糜干物质量基本不变;食糜总氮、氨氮及非氨氮量均显著增加(P<0.01),其中非氨氮增加20%:非氨氮中微生物氮的比例由45%降至39%(P<0,05);日粮DM,OM,CP和ADF整体消化率分别提高12.9%、13.4%、34%和22.3%(P<0.01)。日粮CP由8%升至12%后,生长牦牛瘤胃TVFA中乙酸比例由54%降至43.5%(P<0.01).丙酸比例由24.8%升至28.4%(P<0.05),丁酸比例也由21.1%增至28.5%(P<0.01)。同时C2/C3比由2.19降至1.54(P<0.01)。  相似文献   
8.
生长牦牛能量代谢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9.
影响反刍动物绝食代谢的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讨论了影响反刍动物绝食代谢值的各种因素(除气象因子外),为准确测定基础代谢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生长牦牛绝食期等热区及区外产热变化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呼吸测热与体温、呼吸频率及心率测定相结合的方法,在海拔高度3250m处对1—3岁12头绝食牦牛等热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生长牦牛等热区为8—14℃;高于14℃时试牛的心率、呼吸频率及体温剧增,绝食产热增加,每升高1℃,日产热增加10.5kJ/kgW~(0.52);低于8℃时,心率及呼吸频率无明显变化,但体温降低,绝食产热减少,每下降1℃,日产热减少14.6kJ/kgW~(0.52);低于-20℃时,每下降1℃,日产热增加18.4kJ/kgW~(0.5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