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畜牧兽医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1.
2.
为探究参虎败毒颗粒抗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的作用,将20头PRRSV阴性仔猪随机平均分为4组,即提前药物处理感染组(A组)、感染同时药物处理组(B组)、无药物处理感染组(C组)和无药物处理不感染组(D组)。A和B组分别于攻毒前3 d和攻毒时在基础日粮中添加参虎败毒颗粒(每头10 g·d-1),连续饲喂至攻毒后28 d,每日测量体温,在攻毒后第14天,每组随机处死仔猪1头,观察病理变化,RT-qPCR检测肺组织病毒载量,并在攻毒后第1、3、5、7、14、21、28、35天采全血和血清样品进行PRRSV核酸和抗体检测。结果发现,A和B组仔猪体温在攻毒后第6天上升至40℃以上,第12天时恢复正常;C组仔猪体温在第5天上升至40℃以上,持续至试验结束仍未恢复。A、B组仔猪肺组织病变较轻,肺泡结构轻度损伤,支气管内有少量炎性渗出物,周围有少量炎性细胞浸润;C组仔猪肺组织病变严重,肺泡结构破坏严重,支气管内有大量炎性渗出物和炎性细胞浸润。A组在攻毒后3、5、7和14 d病毒载量极显著低于C组(P<0.01);B组在攻毒后3和5 d病毒载量极显著低于C组(P<0.01),第7和14天病毒载量显著低于C组(P<0.05)。A、B组PRRSV抗体在攻毒后第21天达到峰值,C组在28 d达到峰值。以上结果可知,参虎败毒颗粒能够显著减轻PRRSV造成的仔猪肺部病理损伤,降低病毒血症;添加药物可使PRRSV特异性抗体峰值提前,减少病毒血症持续时间,证明参虎败毒颗粒可用于预防或治疗PRRSV感染,降低PRRSV对仔猪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应用催产素结合性行为弥补猪人工授精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试验采取随机分配原则,将300头经产母猪分为试验1组、试验2组、对照A组、试验3组、试验4组、对照B组,每组50头。试验1组、试验2组母猪配种时在精液中添加0.5 mL催产素,试验2组配合公猪性行为弥补,输精前公母猪密切口鼻接触15 min;对照A组配种精液不做处理,正常配种。试验3组、试验4组母猪每次配种前3~5 min肌肉注射20 IU的催产素,试验4组配合公猪性行为弥补,输精前公母猪密切口鼻接触15 min;对照B组配种前不做处理,正常配种。详细观察母猪发情征兆、配合一定时间的性行为弥补,记录母猪配种时间,统计各试验组母猪的配种数、分娩数、窝总产仔数、窝均产活仔数。结果表明:与对照A组相比,试验2组母猪配种分娩率、窝均产活仔数、窝均总产仔数等提高效果明显;与对照B组相比,试验4组母猪的窝均产活仔数、窝均总产仔数显著提高(P0.05)。试验2组、试验4组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母猪的敏殖效率。说明利用催产素结合性行为弥补的猪人工授精方法可有效提升母猪配种分娩率、窝均产活仔数、窝均总产仔数。  相似文献   
4.
背膘厚是提高猪群生产力和生产效率的重要指标,可评估动物胴体成分,特别是胴体脂肪。动物能量储存主要以脂肪组织形式存在,而体重损失主要是因脂肪代谢所引起。在现代化养猪过程中,母猪繁殖性能是衡量养猪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指标之一。膘情是衡量母猪体况的一个重要指标,膘情与母猪体内脂肪含量密切相关,可有效反映母猪的营养储备情况;母猪膘情体况与其繁殖性能密切相关,而母猪繁殖性能的高低直接决定猪场养殖效益。随着规模化养猪业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养猪场开始通过母猪的背膘测定精准调整母猪体况,以背膘测定为依据,结合母猪所处不同生理阶段,制定相应的饲喂标准和营养标准,提高母猪繁殖性能,改良动物遗传性状,达到生产效益最大化。综述了超声背膘测定技术及其关键点、母猪背膘厚度与繁殖性能的关系,以及超声测定技术与选育方面的作用,以期为提高母猪繁殖性能和肉质性状的遗传改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提高奶山羊羊羔成活率,降低奶山羊母子间疾病的传播,开展奶山羊羊羔0日龄母子分离人工哺乳技术的试验研究,探索提高羔羊成活率的技术方法。[方法]选取同一批次同期发情产后0日龄羔羊(2批次)随机分为3 组,对照组、试验1组和试验2组,对照组羊羔自然哺乳,母仔一起生活;试验1组、试验2组羔羊产后吃足一次初乳后母子分离,进入羔羊专业哺乳圈舍人工哺乳,母羊饲喂方法相同,统计分析羔羊、母羊成活率和发病数据。[结果]①试验1组和试验2组的羔羊口疮发病率较对照组下降22.12 个百分点和21.45 个百分点,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2 个试验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1组和试验2组的肠炎发病率较对照组下降7.29 个百分点和7.95 个百分点,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2 个试验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1组和试验2组的感冒/肺炎发病率较对照组分别下将1.29 个百分点和1.96 个百分点,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②试验1组、试验2组1月龄羔羊发病率较对照组分别下降20.09 个百分点和21.42 个百分点,死亡率较对照组分别下降13.53 个百分点和13.70 个百分点,发病率和死亡率较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2 个试验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1组、试验2组病死率较对照组分别下降17.15 个百分点、12.67 个百分点,较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2 个试验组病死率差异不显著(p>0.05)。③试验1组、试验2组的母羊口疮发率率较对照组分别下降了16.98 个百分点和16.64 个百分点,差异显著(p<0.05),2 个试验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1组、试验2组母羊的乳房炎发病率分别下降了20.76 个百分点和19.05 个百分点,较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2 个试验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1组、试验2组的总发病率较对照组分别下降了18.87 个百分点和16.31 个百分点,差异显著(p<0.05),2 个试验组的总发病率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奶山羊母子分离人工哺乳技术显著降低了羔羊发病率和死亡率率,同时显著降低了母羊口疮和乳房炎的发病率,提高了羔羊成活率,可在生产中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