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6篇
林业   2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5篇
  3篇
综合类   73篇
农作物   5篇
畜牧兽医   1篇
植物保护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真菌毒素与分子植物病理学实验室前期分离、鉴定并保存的玉米大斑病菌菌株F 1-40(A交配型菌株)、01-23(a交配型菌株)为试验材料,利用候选基因法,通过PCR扩增和Genome Walking 技术,对A交配型菌株和a 交配型菌株的MAT基因进行同源片段扩增,从而获得基因全长及其侧翼序列,进一步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扩增得到的MAT基因全长进行保守结构域分析,利用玉米大斑病菌基因组数据库的Blast序列比对软件将MAT1基因和MAT2基因的侧翼序列进行比对。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交配型的玉米大斑病菌中,A交配型的菌株中含有A交配型基因MAT1,a交配型菌株中含有a交配型基因MAT2。2个基因均含有1个内含子,其中MAT1基因编码包括1个完整的MAT-α结合域,该结合域属于MAT alpha1家族。 MAT2基因编码包含1个完整的HMG-box结合域,该结合域属于DNA结合蛋白中HMG-box家族的Ⅰ类成员,由3个螺旋结构组成,位于133~202个氨基酸残基之间,整体呈U型,结构比较松散,通过高度序列特异性与DNA的小沟结合,参与DNA的复制、转录、翻译等一系列的过程,从而参与玉米大斑病菌的有性生殖过程。 MAT1基因和MAT2基因侧翼序列的相似性高于93%。  相似文献   
2.
玉米大斑病菌的RAPD分析Ⅰ.应用CTAB法提取玉米大斑病菌DNA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用采自河北、辽宁、黑龙江、山东、吉林等5省的14个玉米大斑病菌菌株为试材进行液体培养,然后采用CTAB法从菌丝中提取DNA,通过752型紫外光栅分光光度计检测,最后将所提取的DNA在热循仪PE-4800上进行随机引物多态性扩增。结果发现,所提取的DNA的OD260/OD280比值介于1.730-1.847之间,扩增产物经琼脂糖凝胶电泳后得到了较清晰的扩增图谱,从而证明了采用的CTA法是提取玉米大斑病菌DNA并用于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一种行之有效的玉米。  相似文献   
3.
甘肃省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通过对甘肃省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现状以及在生产中存在问题的研究分析,反映在生产方面存在有农产品品种混杂、农药残留量严重超标、产后贮藏条件差、加工专业化程度低、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研发薄弱、产业化、专业化规模小层次低等问题;管理方面存在有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滞后、农户家庭生产分散等问题;流通方面有农产品产后处理落后、产销渠道不畅,信息化程度底、消费质量意识不足等问题;结构方面有不合理的品种结构和产业结构以及综合成本等五个方面。提出了解决甘肃省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的对策:加强农产品农药残留污染的控制;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监督制度与标识制度的建立;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标准建设;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甘肃省有利的地理和气候资源的合理利用。  相似文献   
4.
以盆栽玉米(掖单4号)幼苗为材料,在土壤缓慢干旱但无昼夜温差条件下,研究了叶片Ψw、Ψs、Ψp和叶片伸长速度的昼夜变化。结果表明干旱条件下,白天叶片伸长速度大于夜间叶片伸长速度;白天叶基部Ψp值高于夜间Ψp值;白天叶基部的高Ψp_值是Ψs值增加(即渗透调节作用)所致。Ψp值较高是白天叶片伸长速度较高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根据区域经济梯度转移理论,不同国家或不同地区间存在着高梯度产业地区和低梯度产业地区,高梯度地区的产业会自发地向低梯度地区转移.我国经济发展依据这一理论,将我国经济区域划分为东、中、西三大地带,通过非均衡发展使东部获得了快速的发展,而1999年西部大开发政策出台后,西部地区迎来了承接东部产业梯度转移的机遇.本文通过对1999年西部大开发进入实际阶段以来东、西部整体经济和各项经济要素的分析,发现东西部经济与东部经济的差距并没有缩小,西部经济的扩散效应和东部经济的极化效应明显,梯度转移迹象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6.
NAD(H)激酶是NADP(H)从头合成途径的关键物质,对生物体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以稻瘟病菌中3个NAD(H)激酶蛋白为查询序列,搜索玉米大斑病菌蛋白质组序列库,结果发现在玉米大班病菌中均有同源序列,分别为127652、103052和163223。利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对3个基因的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只有163223为断裂基因,包含5个外显子和4个内含子,127652和103052为单外显子;163223和103052呈现酸性,而127652则呈现碱性;103052为稳定蛋白,而另两者为不稳定蛋白;通过高级结构分析发现这3种蛋白在N端一侧α螺旋较多,C端一侧延伸链和β转角较多,并且这3种蛋白质有2个在结构和功能上的相似的结构域。  相似文献   
7.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国在"十三五"期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乡村旅游的发展正在带动农民增收,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改善农村环境,塑造农村新风貌。以甘肃省夏河县乡村旅游的发展为例,说明农村建设与乡村旅游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8.
9.
新媒体的迅速发展使得网络舆论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当前,甘肃正处于转型跨越发展的重要时期,加强甘肃网络舆情分析,及时引导涉甘网络舆论,有利于促进甘肃社会和谐稳定及其更好的发展。2013年,甘南藏族自治州畜牧业增加值超过164G元,增长8%,对全州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的贡献率提高到25%以上。如何在新媒体环境下让全州农牧业发展再创新成绩,经济建设迈上新台阶,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协调推进,社会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全州治安大局持续稳定是我们共同探讨的话题。本文就新媒体背景下甘南藏族自治州如何做好农业网络舆情工作进行了简要的阐述。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白菜幼苗为材料,研究了芸苔链格孢菌毒素(AB-毒素)对白菜叶片细胞膜透性及叶片内SOD酶、POD酶活性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白菜叶片用AB-毒素处理后,细胞膜透性增大,且随处理时间的延长和毒素浓度的增加而增高。不同白菜品种用毒素处理后膜透性的改变与病菌接种的发病程度呈正相关,即电导率大的白菜品种,叶片发病也重。试验结果还发现,芸苔链格孢菌及其毒素处理白菜后,体内SOD酶和POD酶活性的变化基本趋于一致,即处理后12 h内急剧下降,然后(12~48 h)活性上升。而对照处理基本变化不大。可见,芸苔链格孢菌毒素表现了与其病原菌一致的致病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