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畜牧兽医   3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1.
在荒漠草原采用两因素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分析了不同载畜率下降水变化对植物物种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低载畜率放牧下增加50%的降水植物物种数最多,增加100%的降水反而降低了植物物种的多样性。(2)在低载畜率放牧下,减少50%降水Shannon-wiener指数显著低于自然降水、增加50%、100%降水(P0.05)。(3)中载畜率处理下,Margalef指数在减少50%降水下显著低于其他3个降水处理(P0.05)。(4)Pielou指数在中、高载畜率放牧处理下,减少50%降水显著低于增加50%降水(P0.05)。由上述结果可知,在中等载畜率放牧下减少降水有降低植物物种多样性的趋势。  相似文献   
2.
在内蒙古草原牧区,冬季对绵羊补饲精喂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为研究产羔前对母畜舍饲精料后,呼伦贝尔短尾羊体重、体尺及经济效益的变化,本研究选取60对待产的呼伦贝尔短尾母绵羊作为试验对象,在母畜产羔前一个月,试验组母畜舍饲精料,对照组仅补饲干草,分析100日龄内家畜体重、体尺及经济效益变化。利用方差及偏最小二乘回归法,分析产前补饲对家畜个体、生产效益的影响及影响家畜体重的主要体尺权重,结果显示,100 d时间段内,母畜体重呈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仔畜出生后一个月左右的时间段,试验组仔畜的胸围、胸宽、体高、胸深、体长和体斜长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影响呼伦贝尔短尾羊体重的主要体尺指标为:胸围、胸宽、体高和胸深,影响权重达到50%以上。补饲使得仔畜的成活率、出售价格显著高于未进行补饲的对照组(P<0.05)。通过补饲母畜不仅可以影响仔畜体重和体尺指标,而且对提高仔畜成活率和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作用,这为今后后备母羊的选育、家畜的精准淘汰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4.
氮矿化是决定土壤提供可利用性氮的关键生态环节,同时也是当今国内外土壤氮素循环的研究热点,荒漠草原作为草地生态系统中极特殊的一种草地类型,其资源贫乏,气候严酷,植被结构相对简单,因此研究荒漠草原氮素的可利用性对维持荒漠草原稳定发展十分必要。鉴于此,本研究以内蒙古四子王旗短花针茅荒漠草原为对象,采用顶盖埋管培养法,通过在整个生长季的跟踪调查,主要探讨了净氮矿化速率对4个载畜率梯度[0(对照)、0.91(轻度放牧)、1.82(中度放牧)、2.71(重度放牧)羊/(hm2·a)]的响应,并结合土壤温湿度,分析其与土壤氮矿化的关系,旨在为荒漠草原生态系统氮素可持续利用的研究提供基础数据及管理参考。结果显示,土壤的净氮矿化速率在整个生长季呈现出先降后增的趋势,并且在生长高峰期7月及8月受载畜率的影响较大。4种载畜率梯度下中度放牧处理[1.82羊/(hm2· a)]具有最高的净氮矿化速率,重度放牧处理中[2.71羊/(hm2·a)]净氮矿化速率最低。皮尔森相关分析表明硝化速率与净氮矿化速率显著正相关,在整个生长季中净氮矿化速率受硝化作用影响较大。不同载畜率梯度下,土壤水分与净氮矿化速率极显著负相关,而土壤温度则与净氮矿化速率无显著相关性。综上所述中度载畜率水平[1.82羊/(hm2·a)]是维持荒漠草原稳定矿化速率的理想载畜率。  相似文献   
5.
短花针茅荒漠草原土壤呼吸对长期增温和氮素添加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全球变化的主要成分,温度升高和氮沉降量增多会对土壤呼吸产生深远影响。本研究基于长期增温和氮素添加野外控制试验(2006年开始处理),利用Li-8100开路式碳通量测定系统测定2016年生长季(5~10月)土壤呼吸速率,研究土壤呼吸速率对内蒙古短花针茅荒漠草原增温和氮素添加的响应,研究结果表明:1)氮素添加显著降低了土壤呼吸速率3. 2%(P <0. 05),增温对其没有显著影响(P=0. 59),但是氮素添加与增温共同作用对土壤呼吸速率的影响显著(P <0. 05),在增温条件下,氮素添加使土壤呼吸速率减弱;2)土壤呼吸速率与土壤湿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 <0. 0001); 3)土壤呼吸速率对温度的敏感性(Q10值)在增温处理下降低,但是在氮素添加以及氮素添加和增温共同处理下增强。上述结果表明在水分限制的荒漠草原生态系统,氮素添加和增温对土壤呼吸的影响受到水分条件的调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