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畜牧兽医   6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1.
犬细小病毒病又称犬传染性出血肠炎,是由犬细小病毒引起犬的一种急性传染病.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不同年龄,不同品种均可感染,6月龄以前的犬感染率更高,纯种犬只比杂种犬易感,未成年犬病死率达70%.本文对一例典型犬细小病毒病进行诊治,通过总结分析,希望能给相关人士提供借鉴.1病例介绍2020年3月4日一家泰迪犬到医院就诊,6月龄,约2.5 kg,雄性,精神萎靡,无法直立,眼窝较深.主诉:该犬5~6 d以来无精打采,饮食欲废绝,经常呕吐.平时以犬粮为主,未免疫,未驱虫,很少遛狗,以在家饲养为主.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河南省某父母代麻鸡场死胚中沙门菌的耐药状况以及耐药机制,本试验对分离自291个孵化后期的死胚中的25株沙门菌进行血清分型,并采用K-B法进行了21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检测,采用PCR法检测5类共37种耐药基因的携带情况。结果:25株分离株分属6个血清型,且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氯霉素、呋喃妥因、多黏菌素B敏感,对氨苄西林、头孢曲松、磺胺异恶唑、头孢噻呋、氨曲南的耐药率在32%~48%之间,且有56%(14/25)的菌株存在多重耐药现象,最高可耐14种药物;共检出13种耐药基因;且5类耐药基因与耐药表型的符合率超过60%,其中四环素类的符合率为100%。提示该种鸡场中鸡胚源性沙门菌的血清型复杂、耐药率高、多重耐药情况严重,且耐药基因广泛存在于耐药菌株中。  相似文献   
3.
种鸡场孵化死胚中沙门菌的分离鉴定与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死亡鸡胚中沙门菌的感染状况,采集351枚孵化后期死胚进行沙门菌分离鉴定,并采用K-B法进行了20种抗菌药物的耐药表型检测,采用PCR法对6类共50种耐药基因分布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共分离到62株沙门菌,包括6个血清型。分离菌株对磺胺异噁唑耐药情况较严重,耐药率为37.1%,对其余19种药物耐药率均在26%以下,其中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多黏菌素E、氯霉素、呋喃妥因敏感,且有16.1%(10/62)的菌株存在多重耐药现象,最高可耐14种抗生素;此外,PCR共扩增到18种耐药基因,且6类耐药基因的检出情况与耐药表型的符合率均在60%以上,其中喹诺酮类、四环素类的符合率为100%。结果表明,该种鸡场中鸡胚源性沙门菌的血清型复杂、多重耐药情况严重,且耐药基因普遍存在于耐药菌株中,药敏试验结果与耐药基因检测结果有很高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4.
通过在许昌地区采集禽蛋样品,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对样品中的氧氟沙星残留进行检测与调查。结果发现该地区的鸡蛋样品中氧氟沙星总体的残留率为10%,虽然残留率并不高,但是氧氟沙星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会对人体的健康造成危害。因此,以此例氧氟沙星残留超标为契机,综述了氧氟沙星残留检测最新进展,并对氧氟沙星超标的防控措施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5.
β-受体激动剂可提高动物的瘦肉率并降低动物养殖成本,但β-受体激动剂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后会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因此世界多国都禁止在养殖业中非法添加β-受体激动剂,而一些非法分子为了利益在养殖环节使用β-受体激动剂,因此,有必要建立快速、准确、灵敏的分析方法用于检测β-受体激动剂。目前常见的检测方法有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电化学法、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光谱法、化学发光法、免疫分析法等,文章对上述方法在检测β-受体激动剂中的应用进行了简要介绍,同时分析了这些方法的优缺点,并对今后β-受体激动剂残留检测的新技术进行了展望。可以预见,未来的发展方向可能会是可用于现场检测的可靠性更高、特异性更强的免疫试纸条分析与具有前处理方法简单、高度自动化等优点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相似文献   
6.
β-受体激动剂药物残留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β-受体激动剂可提高动物的瘦肉率并降低动物养殖成本,但β-受体激动剂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后会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因此世界多国都禁止在养殖业中非法添加β-受体激动剂,而一些非法分子为了利益在养殖环节使用β-受体激动剂,因此,有必要建立快速、准确、灵敏的分析方法用于检测β-受体激动剂。目前常见的检测方法有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电化学法、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光谱法、化学发光法、免疫分析法等,文章对上述方法在检测β-受体激动剂中的应用进行了简要介绍,同时分析了这些方法的优缺点,并对今后β-受体激动剂残留检测的新技术进行了展望。可以预见,未来的发展方向可能会是可用于现场检测的可靠性更高、特异性更强的免疫试纸条分析与具有前处理方法简单、高度自动化等优点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