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畜牧兽医   8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3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
我们受了中央农垦部的委托,有机会到新疆阿克苏、莎车、和阗、洛浦、墨玉等地区参观考察,开了眼界增加知识,收获非小。茲将考察中的所得,凭个人主观意见,分述如下,供诸参考。  相似文献   
2.
影响桑树插条发根的因素很多,涉及的范围亦广。1962—1963年,我们研究了母树本质,插条温度与初、次生根原体发生的关系。目的在于深入了解桑树品种间初生根原体的分化程度,在不同地温条件下与插条发根的关系,并进一步探明次生根原体的分化过程及其适宜地温,为提高湖桑扦插成活率提供依据。现将初步研究结果,报告于后。  相似文献   
3.
<正> 湖桑的扦插育苗,在应用间歇喷雾方法后,一年内可进行多次扦插繁殖,特别能使扦插较难生根的桑品种发根成活。但是,扦插苗开始萌发的新根,非常幼嫩脆弱,稍一触碰即会折断、脱落,这是扦插苗移栽不易成活的主要原因。为此,我们于1981~1982年进行了焦糠营养钵扦插桑苗的研究,借以探索提高扦插苗移栽成活率的途径。初步得出:用这种方法所得扦插苗的移栽成活率,平均可以达到80%左右。  相似文献   
4.
桑树插条发根因素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插条繁殖,操作简易,费工少,生产费低,一时可以繁殖大量苗木,并能得到和母树同一遗传型的新个体,对于开辟新桑园和加速良种繁育具有很大意义。但是目前在插条发根的理论方面尚存在一些分歧意见,对插条成活上必需具备的条件尚未摸清,技术上尚缺少一套具体而有效的措施。我所有鉴于此,自1959年开始这一方面的研究工作。首先对愈伤组织在插条发根上的作用进行了研究,内容着重在插穗的如何修削而有利于促进愈合方面,随着研究的进展,强调了根原体的效果,否认了愈伤组织的作用,并且发现对根原体进行轻微的机械磨擦而能促进发根作用后,研究的方向就转向利用药剂刺激促使根原体发根的探讨,得出了  相似文献   
5.
培育实生苗,是桑树繁殖工作中第一步的重要措施,这第一步站不稳时,影响整个蚕桑生产的兴衰,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至于有关培育实生苗的一套方法,群众的经验和专家门的研究成绩很多,可是,其中尚存在着不够明确之处,作者综合群众的经验和专家们的成绩,凭个人肤浅之见,草此一文,供诸参考,不妥之处,望予以批评和指正。  相似文献   
6.
关于湖桑扦插繁殖的研究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 一、前言 桑苗的大量繁殖,在江苏、浙江地区至今都沿用袋接法。近年来随着蚕桑生产的发展,各地对桑苗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因而快速繁殖大量桑苗已成为当务之急。 桑苗的扦插繁殖,是一种快速培苗方法。但是,湖桑扦插一般不易生根,成活率低,虽然过去进行了许多研究探讨工作,但在生产上还没有进入实用阶段。 随着科学研究的进展,我们学习了南京林学院林木扦插繁殖的成功经验——间歇喷雾扦插育苗法,应用到湖桑扦插试验中,初步获得了显著的成绩。  相似文献   
7.
四川蚕桑生产有着悠久的历史,也是我国蚕丝生产开始最早的地区之一。四川的蜀锦,加定(乐山)的大绸早已闻名于中外。近百年来,蚕丝生产已成为四川主要出口物资,为我国蚕丝主产地之一。解放后,四川蚕桑生产得到了迅速恢复与发展,目前年产茧量仅次于浙江,居全国第二位。  相似文献   
8.
袋接法对繁殖湖桑苗来说,不可否认的是最实惠的方法。过去片面的嫌其培苗时期过长,不适合时代的要求,但从成苗的质量来说,如根系发达,苗条粗壮,定植后的成活率高,生长旺盛,地区性的影响少,非其他方法所比得上的。所以今后还必须肯定它是一个好方法,应在各蚕业地区加以宣传推广。 1.加强砧木的肥培问题 培育出强壮的砧木,是提高嫁接成活率的主要关键,尤其广接法时,如忽视了培育砧木的一关,则砧木生长过细,够不上嫁接的标准。既不能接,更谈不上成活,违背了广接法在二年内培育出嫁接苗的要求,影响了整个的培苗计划,所以应该把培育砧木的工作,提到重要的位置上来。因此,我们的意见,应从加强作畦、播种、施肥等一系列措施做起,方能达到上述的要求。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