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畜牧兽医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为研究犬乳腺肿瘤发展的生物学特性及动态演变过程,建立犬乳腺肿瘤裸鼠模型,探讨其发生及发展规律。将绿色荧光蛋白(GFP)导入到犬乳腺肿瘤CHMm系和CHMp系细胞,将细胞悬液注射种植至裸鼠右侧第二对乳头处,建立裸鼠模型。通过活体成像技术与病理学检测技术,研究不同时间段裸鼠体内肿瘤的动态变化。结果显示:倒置荧光显微镜下可观察到GFP标记的CHMm-GFP和CHMp-GFP细胞均发出稳定的绿色荧光信号,种植后第6天出现肉眼可见肿瘤。通过对接种后第25、35、45和60天荧光信号进行检测和病理检查,绘制肿瘤生长曲线和体重变化曲线;且在接种后第25天裸鼠活体成像时,CHMm-GFP系裸鼠体内荧光信号最强,而CHMp-GFP系则在第35天时,裸鼠体内荧光信号最强。在接种后第25天的离体脏器成像检测时,发现两组裸鼠各有1只淋巴结开始显现荧光信号;第35天3只裸鼠淋巴结内均显示荧光信号,其他脏器无荧光信号。第25天病理组织切片检测,两种细胞系分别有1只裸鼠的肿瘤转移至淋巴结内;在第35、45和60天时解剖裸鼠,发现肿瘤均已转移到淋巴结。建立了两个细胞系犬乳腺肿瘤裸鼠模型,两个细胞系在裸鼠体内不同时段呈现不同的生长特性,且均可转移,为深入研究乳腺肿瘤发生和发展规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研究博来霉素(BLM)致小鼠肺纤维化模型中MMP-7、KL-6、SP-A、SP-D的表达和临床意义,探讨靶向性近红外荧光MMP-7探针及4种生物标志物联合检测在肺纤维化模型中的应用,旨在为肺纤维化的诊断、预后、动态监测及治疗提供参考。40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BLM模型组和对照组,模型组气管滴注100 μL低(2.0 mg·kg-1)、中(3.5 mg·kg-1)、高(5.0 mg·kg-1)剂量的盐酸博来霉素注射液建立肺纤维化模型,依次记为L组、M组和H组,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于建模后28 d,进行肺组织肺泡炎和肺纤维化评分,使用ELISA及RT-PCR技术检测MMP-7、KL-6、SP-A、SP-D的表达量,免疫组化法和Western blot检测MMP-7和KL-6蛋白在肺组织中的表达;腹腔注射近红外荧光MMP-7探针,于1.0、1.5、2.0、12.0、24.0、48.0 h进行荧光活体成像,观察MMP-7探针在体内的动态分布。结果表明,BLM摄入剂量与肺泡炎(P=0.008)及肺纤维化程度(P=0.03)显著相关(P<0.05),2.0、3.5、5.0 mg·kg-1剂量的BLM在一定程度上均能引起MMP-7、KL-6、SP-A、SP-D表达异常(P<0.05);近红外荧光MMP-7探针能特异性结合MMP-7靶点,探针注射12 h后靶向分布于肺部,信号稳定。4种生物标志物在肺纤维化模型小鼠肺组织中的表达随肺泡炎或纤维化的严重程度而增高或降低,提示它们是肺纤维化的生物标志物,联合检测可以提高方法的准确率和敏感性,非侵入性的MMP-7探针可用于小鼠肺纤维化的动态监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