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在奶牛生产上应用的非蛋白质氮,主要包括尿素、缩二脲、异丁叉二脲和铵盐。奶牛是反刍动物,具有瘤胃、网胃、瓣胃和皱胃四个胃室。由于奶牛瘤胃中微生物的作用,使奶牛对蛋白质及含氮化合物的消化代谢具有特殊性。饲料蛋白质进入瘤胃后约有60%~70%的蛋白质首先被瘤胃微生物降解为氨基酸和氨。生成的这些氨基酸和氨一部分用于微生物合成菌体蛋白外,其余的氨由瘤胃壁吸收经门静脉随血液进入肝脏合成尿素。合成的尿素一部分经唾液和血液返回到瘤胃再利用,另一部分则从肾排出体外。瘤胃中80%的细菌可以以氨作为生长的唯一氮源合成菌体蛋白,这些…  相似文献   
2.
雏鸡是指苗鸡从出壳到6周龄处于保温养育阶段的鸡。雏鸡容易受到外界条件的影响。春天气候干燥,气温回升,光照时间较长,雏鸡易成活,因而春季是进雏的黄金季节,但育好春雏还必须抓好几个关键措施:1消毒要彻底育雏室在进雏前一周用1∶400抗毒威或2%烧碱彻底消毒一次。2运输要及时  相似文献   
3.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主要侵害鸡的免疫器官———法氏囊。其特征是突然发病,3-7天内全群鸡都发病,呈一过性。发病率为30%-70%,感染率为100%,如无继发感染,死亡率为10%-30%。一.临床症状鸡群中首先发现数只鸡突然死亡,其后更多的鸡出现减食、精神萎顿、打盹、昏睡、羽毛蓬松,排出白色水样稀粪。在发病的后期,体温低于正常,病鸡脱水,极度虚弱,最后死亡。二.剖检变化死于法氏囊病的鸡主要表现为脱水,胸肌和腿肌常有出血。法氏囊肿大2-3倍,严重时出血,呈紫葡萄样…  相似文献   
4.
日粮中添加柠檬酸对雏鸡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雏鸡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柠檬酸,观察其对罗曼公雏生长发育的促进作用。结果表明,0.1%柠檬酸添加水平有提高生长速度和饲料转化率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雏鸡是指鸡从出壳到6周龄,处于保温育雏阶段的幼鸡。雏鸡由于体质较弱,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差,容易受到外界条件的影响。育不好雏鸡,养鸡业就失败。春天气候干燥,气温回升,光照时间较长,雏鸡易成活,因而春季是进雏的黄金季节,但育好春雏还必须抓好几个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6.
曲霉菌病可发生于各个生长阶段的鸡,但不同时期的鸡发病率和死亡率都不同,一般幼鸡呈急性群发性,发病率和死亡率都高,而成年鸡则多为散发性。为了保障养鸡业的健康发展,必须切实做好鸡曲霉菌病的防制工作。  相似文献   
7.
蛋鸡产蛋率下降的原因分析与防制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常情况下,蛋鸡开产后5~7周即达到产蛋高峰并维持8个月左右,之后的产蛋率逐渐下降.笔者对江苏省射阳县206户蛋鸡养殖户调查发现,蛋鸡非生理性产蛋率下降现象增多,应开产鸡群开产日龄推迟,产蛋高峰和维持时间延迟或缩短等情况较普遍,产蛋率不稳定.  相似文献   
8.
1.1.1 饲养的连续性较差。蛋鸡从育雏到产蛋,大致可分为育雏期、育成期和产蛋期3个阶段一某阶段饲养不当,就会影响鸡以后的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9.
正常情况下,蛋鸡开产后5—7周即达到产蛋高峰并维持8个月左右。以后的产蛋率逐渐下降。但笔者对我县181户蛋鸡养殖户调查发现蛋鸡非生理性产蛋率下降现象增多,应开产鸡群开产日龄推迟,产蛋高蜂和维持时间延迟或缩短,产蛋率不稳定。多数鸡群临床症状不明显,常规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养鸡户怀疑是由于产蛋下降综合征,但笔者认为除了以上原因外。还应考虑到以下几方面因素。如饲养管理不善,患有某些传染病,用药不当,或各种应激引起的产蛋下降。  相似文献   
10.
鸡传染性法氏囊炎是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病毒性传染病,主要侵害鸡的体液免疫中枢器官--法氏囊.其特征是突然发病,3~4d内全群鸡都发病,发病率为100%,如无继发感染,死亡率为10%~3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