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畜牧兽医   8篇
园艺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05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旨在研究荷斯坦犊牛日粮蛋白质消化模式的转变、转化效率和代谢特点。选用3头2日龄的荷斯坦公犊进行消化试验和氮平衡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犊牛1~6月龄期间氮的消化率平均为70.39±6.86,氮的生物学价值平均为51.31±6.04,氮的总利用率平均为36.48±7.24。犊牛日沉积氮量20.80g,每千克增重需氮量44.26g,或日沉积蛋白质130g,每千克增重需蛋白质量279.94g,小于成年牛的需求。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膳食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对羊肉的需求量日益增加。所以为了满足当今社会的飞速发展和对饮食的需要,必须快速生产出更多优质的羊肉及副产品。对忻州市肉羊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进行了介绍,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建议,从而促进忻州市肉羊生成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纤维分解酶处理玉米秸秆饲喂肉牛后对瘤胃发酵、养分消化代谢以及氮、磷、甲烷排放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用12月龄左右、体况良好、体重近似的西门塔尔牛36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9头牛。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混合精料+玉米秸秆;精粗比45∶55),试验Ⅰ、Ⅱ和Ⅲ组分别以0.5%、1.0%和1.5%的纤维分解酶处理玉米秸秆替代基础饲粮中的玉米秸秆进行为期80 d的试验。结果表明:试验Ⅱ和Ⅲ组总挥发性脂肪酸、丙酸、丁酸和氨态氮浓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试验Ⅰ组(P<0.05),但乙酸/丙酸和乳酸浓度却显著低于对照组和试验Ⅰ组(P<0.05);试验Ⅱ和Ⅲ组干物质、有机物、粗蛋白质、粗脂肪、无氮浸出物、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消化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Ⅱ组消化能、代谢能、沉积能以及沉积能/消化能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Ⅱ与Ⅲ组食入氮、可消化氮和沉积氮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与试验Ⅰ组(P<0.05);试验Ⅱ与Ⅲ组氮排泄/食入氮、磷排泄/食入磷和甲烷排放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和试验Ⅰ组(P<0.05);试验Ⅱ和Ⅲ组血清甘油三酯、葡萄糖、白蛋白浓度和谷草转氨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与试验Ⅰ组(P<0.05)。综合以上各项指标,当处理玉米秸秆的纤维分解酶添加量为1.0%时,瘤胃发酵得到显著改善,饲粮养分消化率显著提高,能量及氮利用率提高,氮、磷和甲烷排放降低。  相似文献   
4.
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为了满足广大农民的愿望,真正了解他们在想什么,有什么意见和希望,我们深入农户进行了民意调查,现将调查的问题和农民的意见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5.
为进一步提高肉牛的生产性能,要健全良繁体系,将养殖品种优质化.  相似文献   
6.
 试验选用36头12月龄左右、体况良好、体重相近的西门塔尔牛,随机分为4组,测定异丁酸(0,0.02,0.04和0.06g/kg· d)对日粮养分消化率、增重性能和甲烷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日粮添加异丁酸后,0.04和0.06g/(kg· d)组有机物(organicmatter,OM)消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处理组粗蛋白(crudeprotein,CP)消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无氮浸出物(nitrogenfreeextract,NFE)消化率差异不显著,0.04g/(kg· d)组中性洗涤纤维(neutraldetergentfibre,NDF)消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0.02g/(kg· d)组(P<0.05),0.04g/(kg· d)组酸性洗涤纤维(aciddetergentfibre,ADF)消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其他处理组(P<0.05);试验期间0.04g/(kg· d)组和0.06g/(kg· d)组日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与0.02g/(kg· d)组差异不显著;肉牛干物质采食量在试验期间0.04g/(kg· d)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其他组间差异不显著,0.04g/(kg· d)组和0.06g/(kg· d)组每千克增重消耗饲料显著低于对照组和0.02g/(kg· d)组(P<0.05);此外,玉米秸秆日粮中添加异丁酸后,甲烷能呈降低趋势,0.04g/(kg· d)和0.06g/(kg· d)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由此推断日粮添加异丁酸后对增重性能\营养物质消化和降低甲烷排放有显著促进作用,适宜添加水平为0.04g/(kg· d)。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饲喂方式对肉牛的生产性能、日粮养分消化和经济效益的影响。试验选取36头12月龄左右、体况良好、体重近似的西门塔尔牛,随机分成3组,对照组采取先粗后精饲喂方式,试验Ⅰ组和Ⅱ组分别采取先精后粗和全混合日粮(TMR)的饲喂方式。结果表明,试验Ⅱ组总干物质的采食量、结束体重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Ⅱ组平均日增重、饲料转化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试验Ⅰ组(P<0.05);试验Ⅱ组干物质、有机物、粗蛋白、粗脂肪、无氮浸出物、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的消化率以及增重收入和毛收益都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试验Ⅰ组(P<0.05);对照组与试验Ⅰ组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证实,全混合日粮(TMR)饲喂方式是最有利于肉牛育肥的饲喂方式。  相似文献   
8.
选用5岁、平均体重为500 kg的西门塔尔阉牛3头,以玉米青贮和精料补充料为基础饲粮,采用3×3拉丁方设计,在饲粮中分别添加硒0.1、0.2和0.3 mg· kg-1和维生素E 30、60和90 U.kg-1,共9组,硒水平(mg·kg-1)/维生素E水平(U·kg-1)分别为0.1/30(1组)、0.2/30(2组)、0.3/30(3组)、0.1/60(4组)、0.2/60(5组)、0.3/60(6组)、0.1/90(7组)、0.2/90(8组)、0.3/90(9组),研究在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硒对维生素E表观消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8和9组极显著高于2和4组(P<0.01),显著高于1、3、5和7组(P<0.05);1、3、5、6和7组显著高于2和4组(P<0.05).3、6和7组的GOT活性显著高于其余组(P<0.05).3和6组的GPT活性极显著高于1组(P<0.01),显著高于2、4、5、7、8和9组(P<0.05);2、4、5、7、8和9组显著高于1组(P<0.05).3、6和9组的GSH-Px活性极显著高于1、4和5组(P<0.01),显著高于2、7和8组(P<0.05);2、7和8组显著高于1、4和5组(P<0.05).研究表明,不同硒水平极显著影响牛维生素E消化率.  相似文献   
9.
蔬菜种子包装的改进与发展,对改善种子的贮藏、运输条件和减少损失,提高商品化程度的意义很大,也是商品经济发展的明显趋势。目前天津市轻工包装机械厂生产的B·DZ·F系列颗粒自动包装机,已在我国9个省近40个种子经营单位选用,山东省大白菜种子中心一次就购入10台。包装的蔬菜种子已有西瓜、黄瓜、辣椒、莴苣、甘蓝、白菜、韭菜、番茄等。过去由于蔬菜种子收  相似文献   
10.
为进一步提高肉牛的生产性能,要健全良繁体系,将养殖品种优质化。五台县位于山西省东北部,地形呈东北高、西南低,属大陆性气候,牧草资源丰富。肉牛养殖业作为我国农业领域增长的产业之一,已成为该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新农村建设的支柱性产业,特别是近几年,随着国家对畜牧业的重视和扶持政策的出台,肉牛养殖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养殖小区逐渐形成。一、五台肉牛业生产现状1.饲养品种、存栏及规模。五台县饲养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