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畜牧兽医   2篇
  200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鸡西地区饲养育肥牛技术要点高双武王守君杨忠林(鸡西市家畜繁育指导站为便于广大养牛户掌握和运用育肥牛饲养管理技术,现将有关技术要点整理概括以下120个字,以三字经形式供给大家参考。优良种,改良牛;有棚圈,遮风寒。限运动,拴着养;强育肥,快出栏。圈舍洁,...  相似文献   
2.
2001年5月,在双季稻北缘地区安徽省桐城市发现检疫性害虫稻水象甲后,开展了稻水象甲发生规律和治理措施的研究,主要结果为①稻水象甲在桐城的寄主是水稻,其他禾本科植物稗草、李氏禾、狼尾草和雀麦只是偶然寄主。②在桐城,稻水象甲1年发生1代,以成虫越冬。越冬成虫初见期在3月下旬,早稻秧苗揭膜后即可为害,随早稻移栽向大田扩散。5月中旬为早稻大田成虫盛发期,田间成虫高峰期约20 d。第1代幼虫5月底初见,6月中旬大量转株为害,6月中旬后期陆续化蛹。第1代成虫于7月上旬始见,先集中于双季晚稻(双晚)秧田为害,随双晚移栽,分散到大田为害,田间终见期在8月中下旬。③稻水象甲虫卵产于稻苗基部叶鞘,每鞘卵量3~4粒。稻水象甲在双季早、晚稻大田初期,由田边向田中逐渐扩散。该虫在田间成虫激增期和减退期为聚集分布,在田间虫量高峰期呈随机分布。④成虫在有水饥饿和无水饥饿情况下,平均存活17.1,4.2 d;成虫平均寿命为56.5 d。⑤桐城稻水象甲与我国北方单季稻和南方典型双季稻区的稻水象甲相比,发生代次和消长规律略有不同。⑥通过人为控制,能够减缓稻水象甲的扩散速度。并提出了以植物检疫和农业防治为基础,适期开展药剂防治的综合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3.
鸡西市地处黑龙江省东部,具有发展肉牛的饲料、饲草和作物秸秆优势。我市牛大多数是以役用为主的黄牛,存在着牛品质差,产肉低,养牛经济效益低等状况。为了改变上述状况,促使黄牛由单一役用向内用方向发展,提高品种的生产力水平,为建立优良肉牛基因库打下良好的基础,我市于1978年开始开展黄改肉的改良工作。经过近20年年的改良,现牛存栏18万头,累计产改良牛4.1万头,剖产值1.02亿元,多增加收人1230万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