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2篇
畜牧兽医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1.
茶叶中富含茶多酚,它是茶叶中的主要生物活性物质之一。目前国内外学者已对茶多酚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表明茶多酚具有增强机体抵抗力、抑菌抗病毒,清除自由基等多种天然生物活性。近年来,随着养禽业的迅猛发展及人类对禽类产品安全认识的逐步提高,茶多酚作为一种新型绿色高效的饲料添加剂开始应用于养禽业生产中。使用茶多酚作为饲料添加剂可防止饲料中油脂的氧化,使饲料的保质期显著延长。此外,茶多酚还在预防鸡的疾病、抗应激、提高生产性能等多方面体现出特色与优势。茶多酚作为一种新型的天然饲料添加剂,将会在禽制品的绿色健康和可持续性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茶多酚作为饲料添加剂于养鸡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国内外学者已对茶多酚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表明茶多酚具有增强机体抵抗力、抑菌抗病毒、清除自由基等多种天然生物活性。使用茶多酚作为饲料添加剂可防止饲料中油脂的氧化,使饲料的保质期显著延长。此外,茶多酚还在预防疾病、抗应激、提高生产性能等多方面体现出其特色与优势。  相似文献   
3.
水稻低淀粉粘滞突变体的理化特性和淀粉结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水稻低淀粉粘滞突变体RSV-1及其野生型品种II-32B为材料,研究了低淀粉粘滞突变的理化特性和淀粉结构。结果表明,低淀粉粘滞突变体的最高粘度、热浆粘度和冷胶粘度明显小于野生型,但表观直链淀粉含量、胶稠度、碱消值均大于野生型,达最高粘度时间接近,糊化过程中所需能量较低,糊化过程较长;淀粉晶体表现为C型结构,淀粉颗粒与野生型的正六面体颗粒完全不同,呈大小不等的无规则形,淀粉晶体及颗粒结构的改变可能是导致淀粉粘滞性下降及其他理化指标改变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猪呼吸道IgA和IgG分泌细胞的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旨在研究猪呼吸道IgA和IgG分泌细胞的分布。取健康50日龄猪的软腭扁桃体、咽扁桃体、气管和肺组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研究猪呼吸道中IgA和IgG分泌细胞的变化。结果显示,在软腭扁桃体中,IgA和IgG分泌细胞主要分布在隐窝上皮下;在咽扁桃体中,IgA和IgG分泌细胞主要集中分布在黏膜上皮下;在气管中,IgA和IgG分泌细胞主要分布在黏膜上皮下固有层和气管腺周围,在气管上皮之间也有少量IgA分泌细胞分布;肺中的IgA和IgG分泌细胞主要集中分布在肺泡隔和各级支气管的黏膜上皮下。另外,我们观察到肺中的2种分泌细胞着色明显比气管中淡。对2种分泌细胞进行统计学分析发现,IgA分泌细胞在气管中分布最多,其次是咽扁桃体、软腭扁桃体,肺中最少;而IgG分泌细胞则在咽扁桃体中最多,其次是气管、肺,软腭扁桃体中最少。结果表明,猪呼吸道含有较多的抗体分泌细胞,但不同部位不同的抗体分泌细胞分布不尽相同,该结果可为猪呼吸道黏膜免疫及相关疫病发生机理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对感染猪繁殖和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对猪扁桃体病理学变化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发现攻毒猪的4种扁桃体均有一定程度的组织病理学变化,具体表现为扁桃体上皮细胞坏死、脱落,结缔组织和上皮内淋巴细胞浸润,实质中部分淋巴细胞变性、坏死、破碎,淋巴小结不明显,淋巴窦内嗜酸性粒细胞浸润.试验表明PRRsv可以诱导扁桃体产生免疫应答,而过度的PRRSV感染除引起炎性细胞聚集外,还可造成淋巴结坏死性炎症的特征性变化.这一结果将为理解PRRSV同机体的免疫结构相互作用的机理和免疫防制等更深层次的研究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一种稻米直链淀粉含量的简易测定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便于育种利用,对农业部标准中的米质测定方法(NY147-88)作了简化,其测定结果与标准法高度正相关(r=0.9996),两种方法间的测定结果绝对误差小于1.2%。与标准法相比较,简易法具有简单、易操作、样品量少等优点,可用于小样品或育种大群体的筛选测定。  相似文献   
7.
对感染猪繁殖和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对猪扁桃体病理学变化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发现攻毒猪的4种扁桃体均有一定程度的组织病理学变化,具体表现为扁桃体上皮细胞坏死、脱落,结缔组织和上皮内淋巴细胞浸润,实质中部分淋巴细胞变性、坏死、破碎,淋巴小结不明显,淋巴窦内嗜酸性粒细胞浸润。试验表明PRRSV可以诱导扁桃体产生免疫应答,而过度的PRILSV感染除引起炎性细胞聚集外,还可造成淋巴结坏死性炎症的特征性变化。这一结果将为理解PRRSV同机体的免疫结构相互作用的机理和免疫防制等更深层次的研究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