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8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18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研究鸭疫里默氏杆菌明胶酶对雏鸭免疫功能的影响,本研究将2000 u明胶酶经颈静脉注射10日龄健康鸭建立动物模型,测定了模型动物的部分免疫指标。结果显示,注射明胶酶的雏鸭外周血T淋巴细胞非特异性酯酶阳性率、白细胞杀菌指数、红细胞C3bR花环率、血清溶血和杀菌活性、脾淋巴细胞的增殖和分泌IgG能力等显著低于阴性和空白对照组(p0.05或p0.01);明胶酶可导致雏鸭脾脏严重损害,脾中央动脉内皮细胞肿胀、脱落,淋巴细胞变性、坏死及细胞核膜不规则与染色质周边浓集。结果表明,鸭疫里默氏杆菌明胶酶对雏鸭的免疫功能具有损害作用。  相似文献   
2.
3.
徐刚  高继业  郎静宇  唐妤  李阁  李继祥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4):12082-12084
[目的]克服传统方法制备黏附素抗原的缺点。[方法]应用PCR对猪源性产肠毒素性大肠杆菌(ETEC)的黏附素F4、F5和F6的质粒中扩增出faeG、fanC和fasG基因片段,克隆测序并与pET 32a(+)构建重组表达载体。将重组表达载体转化E.coli表达菌株BL21(DE3),并分析其免疫原性。[结果]重组表达载体经IPTG诱导获得高效表达。血凝抑制试验表明,鼠抗血清能抑制标准的ETEC强毒株凝集红细胞,抑制效价在1∶128以上。这说明克隆表达的猪源ETEC黏附素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结论]该研究可为进一步开发抗体制剂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旨在筛选并鉴定与鸭C4结合蛋白(C4b-binding protein,C4BP)互作的鸭疫里默氏菌(Riemerella anatipestiferR.anatipestifer)外膜蛋白。本研究将保存的R.anatipestifer复苏培养,提取外膜蛋白,以鸭C4BPα作为诱饵蛋白进行His pull-down及LC-MS/MS蛋白质谱鉴定,筛选与鸭C4BP可能发生互作的候选外膜蛋白;将各候选蛋白进行克隆、原核表达,免疫小鼠制备多克隆抗体,利用Far-western blot验证与鸭C4BP发生相互作用的R.anatipestifer外膜蛋白;针对候选蛋白及C4BPα各功能结构域进行克隆及原核表达,利用Far-western blot鉴定候选蛋白及与C4BP的相互作用位点;利用ELISA对补体因子C3b、C4b及C4BP在R.anatipestifer表面沉积情况进行测定,验证候选蛋白的功能。结果显示,经His pull-down及LC-MS/MS蛋白质谱分析,共筛选出3个与鸭C4BP发生相互作用的R.anatipestifer外膜蛋白,即ECE-1、SODs和Omp62;成功获得3个外膜蛋白多克隆抗体,ELISA检测3种多克隆抗体效价均超过1∶6 400,Western blot检测3种多克隆抗体可以与重组蛋白发生特异性反应;Far-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仅ECE-1能够与C4BP发生相互作用,并且只有ECE-1全长能与鸭C4BP相互作用,而鸭C4BP与ECE-1的相互作用区域位于C4BPα的SCR 2和SCR 3;当健康鸭血清稀释度为3.125%时,ECE-1抗体能够显著促进补体因子C3b、C4b在R.anatipestifer表面的沉积作用(P<0.05),当健康鸭血清稀释度为6.25%时,ECE-1抗体能够显著抑制C4BP在R.anatipestifer表面的沉积作用(P<0.05)。本研究成功筛选并鉴定出1个与C4BP互作的R.anatipestifer外膜蛋白ECE-1,为进一步阐明R.anatipestifer免疫逃逸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研究测定了29株鸭疫里默氏杆菌不同分离株的生化指标,并采用底物平板法、底物-PAGE法检测了鸭疫里默氏杆菌胞外蛋白酶的产生情况。结果显示,所有分离株接触酶阳性,硝酸盐还原试验、M.R和V.P试验、尿素酶、精氨酸酶阴性,大部分菌株不发酵碳水化合物,能缓慢液化明胶,明胶液化阳性率为89.7%(26/29)。底物平板法和底物-PAGE法检测发现,89.7%(26/29)的鸭疫里默氏杆菌分离株能产生降解明胶和脱脂奶蛋白的胞外蛋白酶,且该酶类活性可被EDTA抑制。  相似文献   
6.
中药黄芩为唇形科草本植物,其干燥根有效成分主要是黄酮类化合物,这些成分具有解热、抗炎、抗菌、抗病毒、抗肿瘤、清除自由基、免疫调节等广泛的药理作用。本文对黄芩药理作用的研究进行综述,为实验研究及临床的合理应用提供思路和依据。  相似文献   
7.
旨在筛选和鉴定与鸭补体调节因子Vitronectin(Vn)结合的鸭疫里默杆菌(Riemerella anatipestifer,R.anatipestifer)外膜蛋白。在酵母表达鸭Vn及间接免疫荧光和免疫斑点杂交试验检测鸭疫里默杆菌结合Vn的基础上,以重组Vn为诱饵蛋白进行His pull-down及LC-MS/MS质谱鉴定,筛选外膜蛋白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原核表达候选外膜蛋白及截短片段,制备多克隆抗体,利用Far-Western blot验证与鸭Vn结合,并用间接ELISA测定肝素和氯化钠对结合的影响;测定Vn及抗外膜蛋白抗体对血清杀菌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鸭疫里默杆菌能在体外结合鸭Vn,经His-pull down、质谱鉴定及蛋白质结构分析,筛选出的外膜蛋白Omp45具有β桶状结构及7个暴露于细胞膜外的多肽环;成功原核表达Omp45及截短片段,制备的抗Omp45多克隆抗体间接ELISA效价超过1∶12 800,Western blot检测多克隆抗体可以与重组蛋白发生特异性反应;Far-Western blot及间接ELISA结果显示,Omp45、包含2个及以上细胞膜外多肽环的...  相似文献   
8.
<正>鸭肝炎(duck hepatitis,DH)是雏鸭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致死性传染病,其病原为鸭肝炎病毒(Duck hepatitis virus,DHV)。传统分类法将DHV分为3种血清型,即血清Ⅰ型、Ⅱ型、Ⅲ型,其中血清Ⅰ型属于小RNA病毒科,而血清Ⅱ型、Ⅲ型均属于星状病毒科,因此有学者将DHV分为血清Ⅰ型、台湾新型和韩国新型,分别对应于基因A型、B型和C型[1]。DHV-Ⅰ型是一种无囊膜的单股正链RNA病毒,C.H.Tseng等[2]报道的DHV-Ⅰ型全基因组大小约  相似文献   
9.
为了克服小鼠组织器官传统石蜡切片制作方法存在组织易碎、结构不完整的缺点,对传统石蜡切片制作进行了改良.将浸蜡前的透明步骤改为异硬脂醇与石蜡混合液处理,替代苯类透明剂制作空肠、脾脏2种器官的石蜡切片,并以切片机切片时蜡带质量和HE染色后镜下质量为切片制作效果的评定指标.结果表明,2种器官在切片机上均能切出完整、较长的蜡带,组织块无硬化、不碎裂,展片平整;HE染色过程中不掉片,染色后光镜下细胞质与细胞核染色对比清晰,器官组织结构完整.就脾脏和空肠而言,应用异硬脂醇与石蜡混合液替代苯类透明剂能制作出优良的石蜡切片.  相似文献   
10.
从四川德阳某鸭场病死鸭肝脏中分离的DY9株细菌,经理化特性、16SrRNA核苷酸序列与cam基因检测,证明为鸭疫里默氏杆菌,并对其毒力与毒力稳定性等进行了测定。DY9株细菌对14日龄非免疫健康鸭的LD50大于2.3×1010CFU/0.5mL,但死亡鸭不具有纤维素性炎症病变,并未能回收到细菌;经敏感鸭体内连续传10代和经巧克力营养琼脂平板传30代后毒力未见显著改变;培养滤液不影响鸭胚成纤维细胞的形态;油佐剂灭活菌苗与活菌苗免疫鸭后14d攻毒分别获得100%和79.52%的相对保护率,21d时均为100%。以上结果表明,DY9株细菌为毒力稳定的鸭疫里默氏杆菌自然弱毒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