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6篇
畜牧兽医   1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2篇
  1977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2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3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前言在前一报告——绵羊抗蠕虫药及其使用方法的研究(三)硫化二苯胺的容量(浓度)和驱除捻转血矛线虫的药效关系的观察中,我们试验证明了同一剂量的硫化二苯胺如以1%的悬浮液灌服可比10%的悬浮液对捻转血矛线虫提高驱虫效率20%。该报告提出了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并推断同样寄生在其胃内奥斯特他线虫和马歇尔线虫可能会呈现同一个现象,作为今后研究提高这一类线虫的驱虫效率的研究途径。  相似文献   
2.
敌百虫这种有机磷化合物是一种广谱性的抗蠕虫药物,在我国已大批生产,且价廉易购。自1957年以来,国内有关部门曾先后进行了许多试验,其中有的证明该药对猪蛔虫有很高的驱虫效力。有关敌百虫驱除鸡蛔虫及其对鸡毒性的试验,国内尚进行得很少。内蒙古畜牧兽医学院寄生虫病学教研组(1959)试验指出,敌百虫对鸡蛔虫有很强的驱虫效力,口服有效剂量为一公斤体重0.05—0.1克,但少数鸡发生中毒症状,并建议进行两次驱虫,第一  相似文献   
3.
绵羊条虫的药物驱除在苏联很长时期内均应用硫酸铜溶液,直到最近,(1958)还在这一方面进行了研究。但自在1955年开始研究砷酸锡后几年内不断有砷制剂对绵羊条虫的研究报告发表出来。(1955)首先用每头羔羊0.3——0.5克的砷酸锡一次投给,获得了驱虫率100%。同年和(1955)研究用该药0.7克对曲子宫条虫的成年绵羊有驱虫率92%。(1956)采用了亚砷酸铅驱除羔羊莫尼茨条虫,每公斤体重用0.04——0.06克,每头羔羊用0.5——1.0  相似文献   
4.
甘肃省甘南州和祁连山区是我国牦牛的主要产地,牦牛及其肉品畅销国内外,深受欢迎。可是人畜共患的住肉孢子虫病在牦牛群的流行情况,长期以来未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为保障人畜健康,提高市场信誉,1986年10月我们对肃南县食品公司屠宰的牦牛进行了住肉孢子虫感染情况调查。  相似文献   
5.
根据农业部、卫生部、外贸部、商业部在1959年下达的《肉品卫生检验试行规程》,住肉孢子虫像其他寄生虫如棘球蚴、旋毛虫一样,被列为肉品卫生检验中的重要人畜共患寄生虫。对牦牛的住肉孢子虫,作者等在甘肃天祝曾进行了调查研究,首次在国内外发现并报导了’牦牛住内孢子虫的感染情况。青海省是牦牛主要产地之一,全省约有牦牛480万头,  相似文献   
6.
一.引言根据文献记载,曾发现寄生在牛眼睛内的有四种吸吮线虫,即(一)露德西吸吮线虫 Thelazia(Thelazia)rhodesi(Desmarest,1827);(二)Thelazia(Thelazia)gulosaRailliet et Henry,1910;(三)阿尔夫吸吮线虫 Thelazia(Thelazia)alfortensis Raillietet Henry,1910及(四)斯克里亚宾吸吮线虫 Thelazia(Thelazia)skrjabini Erschow,1928。在中国,曾发现寄生在狗眼睛内的结膜吸吮线虫 Thelazia(Thelazia)callipaeda  相似文献   
7.
抗蠕虫药对蠕虫作用可分为二类,一类是杀蠕虫剂,即能杀死蠕虫虫体,使其组织失去正常结构,成为胶样物质随着宿主粪便排出体外;另一类是驱蠕虫剂,能使虫体处于麻醉状态,机械地随宿主粪便排出体外,这种虫体如放于温生理盐水中,即可复苏。理想的驱虫药应该是广谱、高效、无毒、方便。近五十年来,抗蠕虫药种类大大增加,都是朝着这一目标发展的,它们中绝大多数是人工合成的有机化合物,其中某些植物性的驱虫药,至今还保  相似文献   
8.
<正> 绵羊住肉孢子虫病流行极为广泛,感染率颇高,给养羊业造成巨大损失。目前,已知国外报道的绵羊的住肉孢子虫有4个种,即S·gigantea,S·medusiformis,S·arietcanis,S·tanella。前两种为肉眼可见的大型虫体包囊,主要寄生在食道肌和躯干部肌肉,其终末宿主为猫,后两种为微小型虫体包囊,主要寄生在心肌,其终末宿主为狗。国内新近报道了2个种,即S·cystiformis,n.sp,为大型虫体包囊,主要寄生在舌肌,终末宿主为狗;另一种为  相似文献   
9.
体内试验锥虫等原生动物可以引起宿主产生免疫性,这在本研究交叉免疫试验内已经表明。慢性锥虫病动物,或痊愈后甚止治愈后的锥虫病动物的血清如果和同种锥虫同时注射另一动物,那血清就有“保护作用”保护后者使其在不同程度上抵抗锥虫的感染;或者完全不感染,或者感染后,(?)维持生命较久。Rouget(1896)最早发现被致病的马(?)疫锥虫 Tryp-  相似文献   
10.
本报告是对甘南碌曲县150头牦牛进行住肉孢子虫感染情况的调查,受查牦牛年龄为2~10岁,营养中等。所查住肉孢子虫有两个种,一为牦牛住肉孢子虫(Sarco-cystis poephagi Wei et al.1985);另一种为牦牛犬住肉孢子虫(Sarcocystis poe-phagicanis Wei et al.1985),这两个种的总感染率为97.33%,感染强度为1~82条,平均感染强度12条。其中牦牛住肉孢子虫的感染率为92.66%;牦牛犬住肉孢子虫为96.00%,后者略高。受检的150头牦牛,经肉眼检查,牦牛住肉孢子虫的严重感染者为5头;中度感染为22头;轻度感染为112头;无虫者为11头。牦牛犬住肉孢子虫的严重感染者为9头;中度感染为36头;轻度感染为101头;无虫为4头。两个种均以轻度感染为最多。两个种用肉眼检查和压片镜检的结果是一致的。牦牛的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的感染率均无明显差异。两个种的形状是不相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