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畜牧兽医   7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正> 1990年以来,我县进行了蚕病预测预报及防病技术的探索与研究,收到了较好的效果。1991年进一步完善和改进了蚕病测报和防治配套技术的内容及方法,促进了养蚕单产和效益的提高。现将1991年我县主要蚕病测报防治配套技术研究情况简介如下: 一、主要蚕病的检测技术 (一)微粒子病。为了超前掌握各季饲养的蚕种是否代毒或超毒,就必须早作检测,才能避免壮蚕期爆发微粒子病。一是,催青期抽检蚕卵,各季蚕种催青中,在蚕胚子发育至反转、点青期分别抽取不同场别,不同品种、不  相似文献   
2.
<正> 为了超前掌握各季蚕期、不同龄别蚕病发生危害规律,及早实施预防措施,有效控制蚕病的蔓延,降低蚕病损失,提高养蚕效益,经西南农业大学胡永瑶教授的指导,我局1990年初次开展了蚕病的预测预报工作,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测报初试情况作如下小结。一、组建班子,明确职责开展蚕病测报工作,是贯彻“预防为主,综  相似文献   
3.
<正> 近年来,我县广大蚕农管护桑树的技术水平有较大的提高,全县90%以上的桑树进行了春伐式修剪,采桑已改一把捋光的不良习惯,现“冬重剪”桑树采桑留叶的面已上升到90%以上,虽然如此,但绝大多数蚕农对采桑留叶的意义和方法不甚理解,出现投产桑梢端留叶片数普遍偏少,一般2片左右;新栽桑、新嫁  相似文献   
4.
<正> 养蚕单产是指饲养一单第蚕种的产茧量。养蚕单产是蚕桑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产物,也是蚕业生产直接效益的体现。是衡量技术水平的高低和养蚕成绩的好坏。如何提高蚕茧单产是蚕业科技人员研究的大课题。近年来,由于蚕茧走俏,随之出现了蚕桑热。各地不失机遇,多育苗、多栽桑,发种也逐年递增,计划要求和奖励标准多以总产来衡量,总之千方百计增加总产,这无疑有它正确的一面。但是,与此同时又在一定程度上则忽视了如何提高单产这个问题。由于单产低、造成了发种量与总产量不能  相似文献   
5.
<正> 蚕种是一种生产资料,是蚕业发展的先决条件。桑蚕普种是为丝厂生产优质、高产原料茧的重要物质基础,因此要求普种既是优良的杂交组合,又要质量过硬而合格。 近年来,有些蚕农反映:“蚕子越来越不好养,很易发生脓病,是否与蚕种有关?”对于此类询问,过去我们都回答“脓病与蚕种无关”,但经多次的调查与观察发现,上述回答并不准确,如同一人饲养的同品种蚕儿,为什么脓病蚕中多数是白蚕(老七字号、锦绫号品种);又同一户饲养的蚕儿,尾批蚕中的异斑蚕比首批蚕多;同季别同品种同一人饲养,不  相似文献   
6.
<正> 微粒子病是一种毁灭性的蚕病,西充县1988年夏季遭受该病的危害情况十分严重。全县夏蚕发种32797张,比1987年同期增加46.8%,仅产茧697155公斤,皮而比1987年同期减产34.8%。夏蚕种发生微粒子病的有6350张,平均单产仪5.3公斤,而无毒种平均单产却达25公斤。由于发超毒种集中在5个区20个  相似文献   
7.
<正> 经多年调查表明,家蚕病害中尤以微粒子病和病毒病发病面最广、危害最重、损失最大,此两种病的病程都较长,混育感染性均较强,一般多在5龄爆发成灾,一旦成灾危害则无法挽救,减产减收必成定局,因此,急需研究一套技术,使之能提前预测、预知5龄后期主要蚕病发生的规律和程度,以利于及早进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