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1篇
畜牧兽医   3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1.
花粉是植物生殖的基础,其中花粉的成功释放是其繁殖的保障,蝶形花植物的花粉释放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包括生理过程(内源释放)和机械(物理)过程(外源释放)。本研究对蝶形花植物花粉释放机制做出综述,回顾了蝶形花植物花粉内源释放的时空模式,包括花药形成和花药开裂,以及花粉外源释放的机制,如爆炸机制、活塞机制、毛刷机制和瓣膜机制,并就今后其花粉释放机制研究的热点领域及其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以草甘膦钾盐为供试除草剂,设计其不同用量以及与不同助剂配套的处理,以当地常规除草剂为药剂对照,在内蒙古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田开展了化学除草试验,调查草甘膦不同处理对试验田种植的耐除草剂转基因作物的安全性,以及对田间主要杂草的防效。结果表明,各施药处理以对照药剂硝·烟·莠去津+松·喹·氟磺胺对作物的药害最大,药后7 d在大豆、玉米上的药害分别达3级、1级;草甘膦处理对作物的药害较轻,低剂量处理区未见药害,高剂量处理区药后7 d在大豆上产生2级药害,药后15 d降至1级,药后30 d药害消失,作物恢复正常生长。草甘膦钾盐低剂量+甲基化植物油助剂处理对田间主要杂草藜、反枝苋、稗的整体防效最高,药后45 d的株防效为94.12%~95.40%,鲜重防效为94.71%~98.83%,相应处理区玉米、大豆的产量也较高。  相似文献   
3.
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L.)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豆科牧草之一,利用雄性不育系获得杂种优势,可以有效提高紫花苜蓿产量、抗逆性和品质,因此开展紫花苜蓿雄性不育机制研究和杂交制种应用,对于紫花苜蓿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目前国内外紫花苜蓿雄性不育机制研究及其应用进展做一回顾,包括紫花苜蓿雄性不育类型及其遗传机制、雄性不育细胞发育和生理生化机制以及雄性不育基因定位研究进展等方面,并对紫花苜蓿雄性不育杂交制种现状及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5.
TBS(trap-barriersystem捕鼠器+围栏)技术是近年来国际上兴起的一项无害化绿色控鼠技术,其原理是利用鼠类的行为特点,通过捕鼠器与围栏结合的形式控制农田害鼠,其优点是保持原有的生产措施与结构,不使用任何化学杀鼠剂和其他药物。2016年在内蒙古兴安盟科右前旗柳树川村玉米种植区开展了TBS灭鼠技术应用研究,结果表明,2016年5月27日至10月10日,137天共捕鼠93只,其中:小家鼠57只,占61.3%;达乌尔黄鼠26只,占28.0%;褐家鼠10只,占10.7%。小家鼠为当地优势鼠种。捕鼠种类及优势鼠种与本地历年监测结果吻合,TBS捕鼠高峰期出现在6~7月,8~9月以后捕鼠数量逐渐减少。玉米试验区鼠类防控效果55%。  相似文献   
6.
在青藏高原青海湖东地区,对栽培4龄(2020年)的青牧1号老芒麦(Elymus sibiricus L.cv.Qingmu No.1)、青海扁茎早熟禾(Poa pratensis var.anceps Gaud.cv.Qinghai)和青海中华羊茅(Festuca Sinensis Keng cv Qing-hai)混...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