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畜牧兽医   5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华北地区每年6~9月份天气炎热,最高温度可超过40℃,今年5月21日石家庄已达到34℃,并且湿度大,高温早,在这样天气条件下,每年规模种鸡场的种蛋受精率普遍会下降5%-8%,其主要原因及解决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2.
有的疫苗不是通过SPF化鸡胚生产的,这易造成疫苗质量不合格。使用不合格的疫苗容易造成免疫失败,甚至导致疫病发生。在整个免疫过程中只要使用一次普通疫苗就有可能出现鸡胚带毒造成的疫苗污染,因此建议用SPF疫苗。  相似文献   
3.
规模种鸡场尤其是每栋5000只以上的鸡群,暑热对效益的影响越来越大,现代化的饲养方式增加了密度,充分利用了空间,同时提高了环境温度,阻碍了鸡的散热,不仅影响生长发育、生产性能更重要的是影响免疫机能,高温可抑制免疫机能使血液中免疫球蛋白降低,淋巴细胞、嗜血性白细胞减少,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降低,以至鸡只对疫病抵抗力下降,  相似文献   
4.
5.
养鸡的门槛看似很低,在农村随便找一块地盖一排鸡舍就能养鸡,其实不然,以河北为例,从20世纪80年代一户存栏几百只到90年代的几万只,再到现在的几十万只,单体规模在不断扩大,户数在减少,老养殖区停产,新养殖区不断出现,疾病越来越多、越来越难治,应该说鸡是越来越难养了。那么养鸡业今后如何发展呢?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