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畜牧兽医   10篇
  2016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采用多个亲本品种复合杂交育种方法,育成了综合经济性状优良的4个夏秋用家蚕新品种,并组配四元杂交组合青·行×进·锦,定名为玉蚕一号。玉蚕一号参加家蚕新品种实验室联合鉴定和农村生产试验的实用经济性状优良,表现出抗逆性强、耐高温多湿、产茧量性状稳定、茧丝品质优的特点:4龄结茧率和虫蛹生命率分别为97.16%、94.41%,与对照品种两广二号相仿;全茧量、茧层量和茧层率为1.658 g、0.384 g、23.16%,分别比对照品种提高3.88%、11.95%和1.67百分点;万蚕收茧量和万蚕茧层量为16.054 kg、3.718 kg,分别比对照品种提高3.51%和11.55%;干茧出丝率43.74%,比对照品种提高1.09百分点;一粒茧丝长1 119.5 m,比对照品种增加123 m;解舒率77.87%,与对照品种相仿;洁净92.4分,略低于对照品种;张种产茧量33.20 kg,略高于对照品种。新品种已于2013年通过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2.
玉林县南江公社分界大队主家冲生产队,一九七二年听了种桑养蚕的好处后,在山坡也上种了二亩八分地桑树.多年来,由于缺乏蚕病防治的知识,致使蚕病不断发生,养蚕连年失败,平均每年亩桑产值只有60多元,大部分社员干部对养蚕已经失去了信心,纷纷要求把桑树挖掉,改种其它作物.我们于一九七七年到该队办点.两年来,在场党支部的领导下,.积极依靠当地党组织,和社员队干一起努力,基本摸清了该队蚕病发生的现津,制定出以“清洁、灭菌,隔离和精心饲育”为中心的防病措施,有效地控制了蚕病的发生.两年来,共养了十七批蚕,批批安全高产.一九七八年,把老桑园更新.在瘦脊的山坡上又开辟了新桑园,共种下新桑树19.6亩,今年共饲养蚁量411克,产茧  相似文献   
3.
玉林县南江公社新联稚蚕共育中心,是一九八一年冬筹建的有“六面光”稚蚕饲育室及贮叶室11间,实用面积270平方米,蒸汽消毒灶一座,每批1至4令饷食蚕最大共育能力为二百张蚕种.它不仅担负新联大队352亩桑园面积所需稚蚕共育任务,还有附近的广恩、玉豸:平志、常乐等大队的种桑户参加稚蚕共育.新联稚蚕共育中心于一九八一年冬筹建,一九八二年三月中旬开始养第一批蚕,到现在(7月中旬)为新联大队养了七批蚕共454.25张,群众交售了五批共384.25张总产茧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区大面积推广杂交良种桑沙2×109均是采用杂交种子育苗移栽的有性繁殖办法.1985年冬、1986年夏容县部分农民利用沙2×109杂交良种桑枝条不经予措处理直接大田扦插繁殖桑园二十多亩,成活率达75%以上:并且做到当年插枝、当年养蚕、当年收益.实践证明利用插枝办法繁殖沙2×109是一条加快桑园发展的好办法.现把我们实地抽样调查结果提供如下:  相似文献   
5.
冬季桑园间种套种其他作物,安排得当可以提高桑园的经济效益。最近我们调查了容县容城镇东光下壤村蚕农,他们利用桑园冬伐前后至来年养蚕前这一段时间来间种套种冬季经济作物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现把调查情况介绍如下: 东光下壤村是一个老蚕区,桑园面秘4.5公顷,养蚕户数65户,地处容城镇的边缘,近年来78%以上的蚕户充分利用村近城镇的优势,开发利用冬季桑园土地,利用晚秋落叶后到春节前后的一段时间,间种套种冬菜,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增加了桑园的经济效益。同时,桑园的桑叶产量质量均有所提高,饲养成绩比不套种的好。  相似文献   
6.
黄庆槐 《广西蚕业》2001,38(1):37-39
通过三年的蚕业产业化经营实践,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开发蚕茧生产基地,从蚕用物质供应到技术指导及产品回收,实行系列化服务,取得了明显的效益。  相似文献   
7.
通过桑蚕日系7532和中系932的雄蛾不同处理与产卵量及不受精卵率关系的试验,结果表明:雌蛾产卵量随着雄蛾交配次数的增加而减少,不受精卵率则是随着交配次数的增加而增加,特别是三交以后,这种趋势更加明显。7532×932三交和四交的产卵量分别比鲜一交减少14.53%和25.55%,不受精卵率分别比鲜一交增加302.17%和470.65%;932×7532三交和四交的产卵量分别比鲜一交减少12.81%。和22.11%,不受精卵率分别比鲜一交增加244.83%。和417.93%。  相似文献   
8.
白鸽坡生产队靠圭河边,有54户,278人,有田246亩、该队因地制宜于七六年春在冬烤烟地的畦沟种下桑树12亩(南片),七八年冬七九年春利用旱坡扩种18亩(北片).该队种桑养蚕过去是“大锅饭”的专业组,去年落实了责任制,由于定人员,定  相似文献   
9.
蚕病的产生及传播主要取决于病原体,一种疾病流行除了要有病原体外,还要有一定的条件,即蚕儿群体的抗病能力、气候条件、环境条件、病原体密度、活力等等。家蚕微粒子病的病原体是微粒子原虫,它的传播在南方几乎不受气候条件影响,依靠两条传播途径传播,即胚种传染和食下传染。  相似文献   
10.
采用多个亲本品种杂交育种方法,育成了综合经济性状优良的夏秋用家蚕新品种玉蚕二号(应·行×创·秀)。经广西家蚕新品种实验室联合鉴定和农村生产试验,表明该品种具有优良的实用经济性状。在实验室鉴定中,结茧率、虫蛹率分别为96.03%、92.73%,与对照品种两广二号相仿;万蚕收茧量、万蚕茧层量分别为15.751 kg、3.701 kg,分别比对照品种提高2.33%和11.95%;干茧出丝率43.34%,一粒茧丝长1 062.0 m,分别比对照品种高1.09个百分点、61.5 m;解舒率72.11%;净度87.5分。在农村联合鉴定中,单张产茧量33.06 kg,与对照品种相仿;茧层量、茧层率分别比对照品种提高5.44%和1.15个百分比;解舒率67.77%,洁净93.1分。该品种已于2013年6月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