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2篇
畜牧兽医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0 毫秒
1
1.
种鸡鸡白痢血清学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7年12月笔者对安徽省宣城地区7个鸡场的种鸡随机抽取血样992份,采用血清平板凝集试验进行鸡白痢抗体检测,结果表明,该地区种鸡群鸡白痢阳性率为10.9% ,其中公鸡阳性率为11.2%,母鸡阳性率为10.6%,表明该地区鸡群中鸡白痢的感染率较高,已成为危害当地养鸡业的重要疾病之一。  相似文献   
2.
间接ELISA检测抗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抗体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原核表达的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核衣壳蛋白VP2作为诊断抗原,建立检测IBD血清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抗原最佳包被量为每孔174.67ng,待检血清最佳稀释度为1:40,待检血清样品的D492nm≥0.43Dpos+0.57Dneg判为阳性,反之判为阴性.对采自安徽省部分地区的979鸡血清样品进行检测,IBDV抗体阳性率为39.73%.结果证实,间接ELISA法用于IBDV血清抗体的监测具有良好的特异性,是一种快速简便的血清学方法,值得在基层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鸭病毒性肝炎(duck viral hepatitis,DVH)系由鸭肝炎病毒(duck viral hepatitis virus,DHV)引起的幼龄鸭易感的重度致死性疾病,以传播迅速、病程短及引起肝脏出血性病变为特征.鸭肝炎病毒有Ⅰ、Ⅱ、Ⅲ型3种血清型.中国主要流行Ⅰ型(王升炳,2007).鸭病毒性肝炎常用的诊断方法很多,中和试验被认为是最可靠、最经典的诊断方法(王勇等,2007);张小飞等(2005)以鼠抗DHV抗体为一抗,HRP标记的羊抗鼠IgG为二抗,建立了检测石蜡切片中DHV抗原的免疫酶组化法.  相似文献   
4.
内固定技术治疗犬猫股骨骨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骨折是犬猫最为常见的外科疾病。股骨是体内较长的骨骼,活动的范围大,支持的重力也大,所以临床上多发生骨折,约占全部骨折的26%(倪斌等,2007)。由于大腿肌肉丰满且上宽下窄,外固定很困难,因此内固定技术在犬猫股骨骨折治疗中有一定的意义。内固定是在骨折复位后,用金属内固定物  相似文献   
5.
建立以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VP2蛋白为诊断抗原的传染性法氏囊病(IBD)血清学检测方法,研究了VP2蛋白的编码基因,并在原核表达系统中表达了VP2蛋白。用表达的VP2蛋白建立了IBDV间接ELISA检测方法。抗原最佳包被量为每孔174.67 ng,血清最佳稀释度为1:40。对采自安徽部分地区的979鸡血清样品进行检测,IBDV抗体阳性率为39.73%。结果证实,间接ELISA法用于IBD血清抗体的监测具有良好的特异性,是一种快速简便的血清学方法,值得在基层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黄成斌  潘玲  余为一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8):15679-15680,15682
[目的]比较以原核表达蛋白与纯化病毒制备单克隆抗体的特性。[方法]RT-PCR扩增IBDVVP2基因,通过原核表达系统表达目的蛋白,并亲和纯化重组蛋白。尿囊液扩增IBDV,并通过超速离心纯化病毒。分别用纯化的重组VP2蛋白和IBDV免疫Balb/c小鼠,ELISA筛选杂交瘤细胞株。[结果]获得了2株分泌VP2蛋白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腹水ELISA效价均为1∶2×104;4株分泌IBDV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腹水ELISA效价分别为1∶2×106,1∶6×104,1∶1×105,1∶4×103。所有单克隆抗体均与其制备用免疫原反应,不与空载体或其他病毒抗原反应。经10~20次传代,仍保持稳定的效价。[结论]纯化的原核表达VP2蛋白和IBDV均能诱导小鼠产生免疫应答;用原核表达的VP2蛋白作为免疫原,可以获得特异的VP2抗体。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