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畜牧兽医   4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试验选用2 160羽1日龄北京鸭,按4×3两因素设计随机分成12个处理,每处理6个重复;分别饲喂不同水平的25-羟胆钙化醇(25-OH-D3)(0、35、70、105μg/kg)与维生素D3(2 500、3 000、3 500 IU/kg)的日粮,探讨25-OH-D3在肉鸭日粮中的使用效果。结果表明:不同水平25-OH-D3对北京鸭生产性能没有显著影响;添加105μg/kg较35、70μg/kg显著降低45日龄北京鸭胸肌率(P<0.05);70、105μg/kg 25-OH-D3较35μg/kg显著提高了胫骨磷含量(P<0.05)。添加3 500、3 000 IU/kg维生素D3较2 500 IU/kg显著提高15~35日龄北京鸭日增重(P<0.05);添加3 500 IU/kg维生素D3较3 000、2 500 IU/kg显著提高14、45日龄胫骨钙含量(P<0.05)。25-OH-D3和维生素D3对14日龄胫骨中钙、磷含量和45日龄胫骨磷含量分别存在极显著(P<0.01)和显著(P<0.05)地交互作用。综合本试验可得出,北京鸭日粮中添加3 000 IU/kg维生素D3和70μg/kg 25-OH-D3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
3.
为探讨25-羟胆钙化醇(25-OH-D3)和耐热性植酸酶联合使用降低北京鸭日粮有效磷水平的效果,选用10日龄雄性北京鸭480只,随机分为6个处理.试验前期(10~20 d)和后期(21~35 d)对照组日粮中有效磷质量分数分别为0.45%和0.38%(以下同).负对照组1、负对照组2、试验组1、试验组2和试验组3有效磷水平在对照组日粮基础上分别减少0.05%、0.10%、0.10%、0.15%和0.20%.结果表明:1)试验前期日粮有效磷含量为、0.35%时,其20 d胫骨灰分率和胫骨强度都显著低于有效磷负对照组1(P<0.05),而有效磷水平为0.45%和0.40%之间对生产性能、骨骼发育指标等都没有显著差异.2)与0.40%的有效磷相比,随试验组日粮中有效磷水平的下降,试验前期粪磷(P)含量显著下降;同时当试验组日粮有效磷为0.25%时,导致试验前期日增重、20 d胫骨灰分率及骨强度显著或极显著低于负对照组1.3)试验后期各处理组之间北京鸭生产性能和骨骼发育指标均没有显著差异.综合本试验结果得出:北京鸭日粮中同时添加70μg/kg 25-OH-D3与1500 U/kg耐热性植酸酶可以替代有效磷0.10%~0.15%,节约日粮有效磷摄入量21.80%~38.23%,粪磷排放降低44.64%~50.00%.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牛磺酸对断奶小鼠小肠结构和功能的影响,采用单因子设计,48只体重为(12±2)g的昆明小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8只,雌雄各半,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饮用普通自来水,试验组在饮水中添加2.5、5.0、10.0、20.0和40.0g/L牛磺酸,试验期31d。观察牛磺酸对小肠和肝脏重量,空肠绒毛形态、细胞凋亡、小肠核酸和蛋白质含量,以及血清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1)饮水中添加牛磺酸可显著提高小鼠小肠绝对重量和相对重量(P0.05),且呈现二次曲线关系(PQ0.05);可线性提高小肠绝对长度、肝脏绝对重量和相对重量(PL0.05)。2)2.5、5.0和10.0g/L组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空肠肠腺(肠隐窝)深度(P0.05);回肠Prot/DNA随牛磺酸添加量提高而线性提高(PL0.05)。3)与对照组比较,5.0g/L添加组的细胞凋亡指数显著降低(P0.05),但40g/L添加组有升高的趋势。4)随着牛磺酸添加量的提高,回肠MDA含量有降低的趋势(P=0.07),空肠GSHPx呈现先升高再降低的二次曲线关系(PQ0.05),但不影响血清IGF-I水平。研究结果表明,饮水添加中低浓度的牛磺酸可提高小鼠小肠长度和重量,降低肠隐窝深度,减少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旨在研究玉米-豆粕型饲粮中添加牛磺酸对肉仔鸡生长性能、消化器官和免疫器官发育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子设计,选用250只1日龄肉仔鸡公雏,随机分成5组,每组5个重复,分别为基础饲粮组(对照组),基础饲粮中添加牛磺酸0.25、0.50、1.00和2.00g/kg试验组,试验期为6周,测定肉仔鸡生长性能、胰腺消化酶活性、...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旨在研究1~21日龄雌性肉仔鸡表观回肠可消化色氨酸需要量及饲粮色氨酸水平对肉仔鸡肉品质、抗氧化指标和免疫指标的影响。试验选取480只1日龄雌性商品代肉雏鸡,随机分成5个处理,每个处理8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鸡。采用含0.170%色氨酸的玉米-豆粕-玉米蛋白粉型基础饲粮,分别在其中添加0、0.021%、0.042%、0.063%和0.084%晶体L-色氨酸,使饲粮色氨酸水平分别为0.170%、0.191%、0.213%、0.234%和0.248%。测定1~21日龄肉仔鸡生产性能、胸肌品质、抗氧化指标、免疫指标和21~25日龄肉仔鸡氨基酸表观消化率和表观回肠消化率。结果表明:饲粮色氨酸水平显著影响1~21日龄肉仔鸡采食量及增重(P<0.05),采食量及增重与饲粮表观回肠可消化色氨酸水平呈现二次曲线关系(P<0.05)。1~21日龄肉仔鸡获得最大增重的饲粮表观回肠可消化色氨酸水平为0.176%,表观回肠可消化色氨酸摄入量为68.15 mg/d。与饲粮色氨酸水平0.170%相比,饲粮色氨酸水平0.213%及0.248%可显著降低肉仔鸡胸肌丙二醛含量、肝脏总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血清谷丙转氨酶活性(P<0.05),饲粮色氨酸水平0.248%可显著提高肉仔鸡屠宰后45 min胸肌pH、肠道总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浓度及血清总免疫球蛋白A浓度(P<0.05)。由此可知,1~21日龄雌性肉仔鸡获得最大增重的表观回肠可消化色氨酸需要量为0.176%(68.15 mg/d)。提高饲粮色氨酸水平可减轻肉仔鸡组织细胞脂质过氧化损伤,降低屠宰后肉仔鸡胸肌酸度,改善肉仔鸡肠道黏膜免疫和体液免疫能力。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