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2篇
综合类   1篇
畜牧兽医   1篇
植物保护   2篇
  2016年   2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1.
抗菌肽作为新型的潜在抗菌药物,在耐药问题日益严峻的今天引起了广泛关注。在对抗菌肽体外研究不断深入的同时,抗菌肽体内研究也逐渐成为关注重点。论文主要从抗菌肽的体内抗菌活性研究和毒性评价两个方面进行了综述,在体内抗菌活性研究中介绍了模型设计及动物试验原则、接种途径和模型鉴定方法,并对常用于抗菌肽体内研究的几种典型细菌感染动物模型建立及活性试验方法进行了总结,在毒性评价中主要介绍了测定半数致死量(LD50)法,同时对建模及活性毒性评价研究中的不同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2.
采用田间试验比较了喷施不同次数、不同浓度GGR10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福建柏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GGR10能够显著提高福建柏幼苗苗高、地径、全株生物量、根系生长等指标;在15~30 mg·L~(-1)浓度下,喷施GGR10的浓度及其与喷施次数的交互作用对幼苗苗高生长和地径生长有显著影响,喷施1次30 mg·L~(-1)和喷施2次25 mg·L~(-1)GGR10的苗高和地径均较大;相同浓度下喷施2次GGR10,幼苗的侧根数量、最长根长度和全株生物量均大于喷施1次,喷施2次30或25 mg·L~(-1)的效果最好。因此,在福建柏育苗实践中可考虑喷施2次25 mg·L~(-1)GGR10。  相似文献   
3.
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对哺乳动物神经毒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拟除虫菊酯类(SPs)农药对哺乳动物的神经毒理学研究过程及其最新进展进行了综述。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是目前使用广泛的一类神经毒性杀虫剂,主要用于农业和卫生害虫的防治。已有研究结果显示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对非靶标野生动物和人类的神经系统有一定的毒性作用,其对哺乳动物的神经毒性主要表现为急性和慢性神经毒性,而且其毒性作用与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立体结构相关,有一定的对映体选择性差异。  相似文献   
4.
首次报道了马拉硫磷及其对映体对神经细胞生长的影响及其对映体对神经细胞毒性的选择性差异。以人成神经细胞瘤(SH-SY5Y)细胞为体外研究模型,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马拉硫磷进行手性拆分,分别研究其外消旋体(rac-)、R- 和S-体对神经细胞生长的影响。用10-7~10-4 mol/L 的马拉硫磷及其对映体分别处理SH-SY5Y细胞,通过噻唑兰(MMT)法分析细胞的生长率,同时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的生长状态以评价化合物的毒性。结果表明:SH-SY5Y细胞生长受到马拉硫磷的抑制,且对时间、剂量呈现出一定的依赖性。10-4 mol/L浓度下其抑制作用最为显著,在该浓度下处理48 h马拉硫磷R-体对细胞生长的相对抑制率为75%左右,比S-体的作用强近2倍。显微观察结果显示,处理后的SH-SY5Y细胞形态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出现细胞变形、增大等现象。研究结果表明,马拉硫磷对SH-SY5Y神经细胞生长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其对神经细胞的毒性存在着明显的对映体选择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