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林业   1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11篇
畜牧兽医   3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997年净月潭林区潭南楞场落叶松原木上落叶松八齿小蠹比较猖獗。本文通过塑棚薰蒸法进行了此害虫的防治。  相似文献   
2.
“一江两河”地区是西藏农业生产的主要区域,也是栽培草地最集中的区域之一。于2008-2009年在拉萨市达孜县进行了牧草引种驯化试验研究,以期选出适宜于“一江两河”地区建设栽培高产草地和改良天然草地的优良牧草。初步筛选表明,14个豆科、8个禾本科牧草品种和19个草坪草品种在“一江两河”地区具有很好的适应性,可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钾肥对西藏垂穗披碱草种子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垂穗披碱草作为西藏种植面积最广的优质牧草之一,其种子生产问题在当地畜牧业生产中显得尤为重要。研究表明,不同时期施钾均可影响垂穗披碱草生殖枝数/m2、小穗数/生殖枝、小花数/小穗、种子数/小穗和千粒重。施钾可增加垂穗披碱草的实际种子产量。其中拔节期施钾种子实际产量为221.8 kg/hm2,与对照(ck)差异显著(p0.05)。分蘖期施钾潜在种子产量和表现种子产量均最高,为2 803.8 kg/hm2和1 040.2 kg/hm2,与对照(ck)差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4.
西藏拉萨河下游地区紫花苜蓿引种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西藏拉萨河下游地区的达孜县对7个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品种进行了引种试验,测定了不同紫花苜蓿品种的生育期、株高、越冬率及草产量等,通过2008~2009年的品种间比较试验,结果表明:7个紫花苜蓿品种均可以完成生育期,但成熟种子均很少。供试的紫花苜蓿品种在西藏拉萨河下游地区均可安全越冬,第一年的越冬率均超过80%,第二年的越冬率都超过了90%。7个紫花苜蓿品种草产量在第二年较高,鲜草产量在14000.0~21000.0kg/hm2之间,干草产量在5200.0~9500.0kg/hm2之间。其中鲜草产量和干草产量最高的为中兰1号,分别为21000.0kg/hm2和9500.0kg/hm2。  相似文献   
5.
河南省是农业大省,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棉花、水稻、花生、豆类等,总播种面积约1000万hm2,根据计算,全省农作物秸秆理论资源量8260万t,可收集资源量约为7200万t,占理论资源量的87.17%.近年来,随着各级政府秸秆禁烧力度的加大,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目前,全省农作物秸秆主要用于饲料、肥料、燃料、工业原料、食用菌、秸秆气化、草编工艺等方面.  相似文献   
6.
一、循环农业的基本概念 循环农业就是采用循环生产模式的农业。按照专业的说法,循环农业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的农业发展模式。这是一种符合经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模式。其基本特征可以简单地概括为“四化”。  相似文献   
7.
随着2005年<京都议定书>的正式生效和2009年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的落幕,低碳生活、低碳经济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熟悉、认可,它已成为当前经济生活中的热词.但是人们一说到低碳经济,都是讲工业的多,讲农业的少;讲城市的多.讲乡村的少.事实上,在发展低碳经济方面,农业潜力巨大、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8.
西藏达孜箭筈豌豆西牧324播种期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牧324为春箭筈豌豆晚熟品种,在西藏达孜县4月13日播种时,生育期约150 d;种子千粒重66.07 g;种子产量达到2442.1 kg/hm2,极显著高于其它播期(P<0.01)。4月20日以后播种,则不能开花或开花结荚后大部分籽粒不能成熟,种子产量急剧下降到795.2 kg/hm2以下。如果4月中旬作为西牧324的播期,稍早于当地油菜等作物的传统播期,所以出苗期极易受低温和晚霜的影响,是需要进一步研究解决的问题。种子收获期的秸秆产量性状测定表明,试验设计范围的不同播期间株高随播期的延迟下降,但产量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9.
一、循环农业的基本概念循环农业就是采用循环生产模式的农业。按照专业的说法,循环农业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的农业发展模式,这是一种符合经济  相似文献   
10.
浅谈农业科技下乡对发展农业的积极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秀霞 《河南农业》2014,(21):62-63
<正>按照中央、省委关于发展农业、农民和农村经济的"三农"方针政策,发展现代农业"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紧紧围绕河南省粮食产能建设规划,大力开展农业科技下乡活动。一、广泛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省农业厅组织各级农业科技人员,充分利用河南省农业冬闲这一有利时机,以五大粮食作物科技高产攻关模式为重点内容,深入乡村农户,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通过专家巡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