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0篇
畜牧兽医   57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猪瘟Dot-ELISA诊断试剂盒的研究黄骏明,朱庆虎(中国农科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应用与猪瘟病毒有共同可溶性PP抗原的牛病毒性腹泻病毒OregonC。;V毒株制备抗原,进行免疫斑点试验(DOt-ELISA)已成功地用于猪瘟血清抗体的监测[、’]。为了...  相似文献   
2.
牛海绵状脑病——“疯牛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3.
Solorzand(1962)首先提出用荧光抗体法诊断猪瘟,认为此法不仅敏感,而且特异性亦高。1963年Stair,1964年Aikenct等应用组织切片和压片做了猪瘟荧光抗体法的研究。1963年Mengeling等应用猪肾继代细胞(РК—15)进行了猪瘟荧光抗体的研究。1969年须原贤治等报导了应用扁桃体冰冻切片荧光抗体染包诊断猪瘟的方法。目前,美、日、法、荷等国均已广泛采用荧光抗体法做为常规的猪瘟诊断方法。荧光抗体  相似文献   
4.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SA2疫苗株免疫效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ILTV)疫苗株尿囊膜乳剂原液经点眼接种2、7和15日龄雏,2日龄雏鸡组在接种后第7天有20%(1/5)鸡出现眼睑肿胀和流泪等眼部反应,7日龄和15日龄雏鸡组无明显临床变化。用该疫苗株乳剂原液点眼接种1月龄以上鸡眼部无明显反应,但通过气管接种后,26.7%(4/15)鸡表现出ILT临床症状。试验用SA2株点眼接种免疫1月龄以上鸡,免疫组保护率为100%(20/20),对照组发病率为100%(10/10)、死亡率为40%(4/10)。2、7和15日龄雏鸡点眼毒力试验的3组鸡,于接种后21~34天用王岗株ILT强毒攻击,100%得到保护,而对照组鸡100%发病。试验结果表明,SA2疫苗株是一株毒力温和、副作用小而且免疫效力好的疫苗用毒株  相似文献   
5.
卵黄抗体研究动态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相似文献   
6.
我们曾经进行了应用猪扁桃体冰冻组织切片荧光抗体法诊断猪瘟的研究,证明在人工感染猪瘟强毒后72~96小时检查到阳性反应,对急性猪瘟的早期诊断可以达到快速、特异的诊断目的。但是自然感染病例在病的后期往往由于细菌的继发感染,扁桃体化脓导致扁桃体隐窝上皮细胞部分或全部破坏,或扁桃体的采取、处理不当等都可影响检出率。基于上述原因,又开展了应用细胞培养免疫荧光抗体法诊  相似文献   
7.
应用斑点—ELISA检测猪瘟血清抗体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相似文献   
8.
通过鸡胚敏感试验监测了哈尔滨地区17个蛋鸡群,其中11/17(占64.7%)群有免疫力;5/17(占29.4%)群最近或过去曾发生本病,但抵抗力已降低;1/17(占5.9%)群对禽脑脊髓炎病毒(AEV)攻击易感。17个蛋鸡群总的阳性率为95.1%。说明哈尔滨市产蛋鸡群中 AEV 感染是十分广泛的。  相似文献   
9.
牛病毒性腹泻(BVD)是由病毒引起的牛的传染病。1946年美国Olafson等首先报导了此病,以后世界各国陆续都有报导。目前在南、北美、西欧、日本、印度等许多国家都证明有本病的存在。我国李佑民等(1980)曾在吉林省某奶牛场分离到场采购试验BVD病毒。1984年我所从黑龙江省某农贸市牛的过程中,在22头6个月~1岁半的本地牛中检出7头血清学阳性牛,占检查牛只31.4%,这说明BVD对我国某些地区牛只的  相似文献   
10.
近10年我国猪伪狂犬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