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1篇
畜牧兽医   4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1.
传染性萎缩性鼻炎是养猪业中的一种重要的呼吸道传染病,产毒素多杀性巴氏杆菌是其重要的病原之一,外膜蛋白H(OmpH)在该菌的致病和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克隆了产毒素多杀性巴氏杆菌HN-13株的ompH基因,进行了序列分析,并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用表达产物建立了间接ELISA方法。同时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ompH基因及其编码蛋白的结构特性进行了分析和预测,表明OmpH是一种通道蛋白。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旨在评价猪β防御素2(porcine beta defensin 2,PBD-2)在体内外对猪源肠外致病性大肠杆菌(ExPEC)的抗菌效果,为评估PBD-2在抗生素替代品中的应用前景提供参考。首先,在体外检测不同浓度PBD-2对猪源ExPEC PCN033的杀菌活性。随后,选取5周龄,体重在18~22 g之间的雌性昆明小鼠,检测PBD-2处理组和PBS对照组小鼠(n ≥ 5)感染不同剂量的ExPEC PCN033后的存活率,脑、脾脏、肺脏组织和血液中的载菌量、炎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IL-12、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及脑、脾脏、肺脏组织的病理变化程度。结果表明,PBD-2在25 μg/mL时即可在体外极显著抑制猪源ExPEC PCN033的生长(P<0.01),且抑制作用随PBD-2的浓度升高而增强。在体内,与PBS对照组相比,PBD-2处理有效降低了小鼠感染不同剂量ExPEC PCN033后的死亡率。提高PBD-2的治疗剂量对降低小鼠死亡率的效果更加明显。腹腔注射和肌内注射的方式在PBD-2降低小鼠死亡率的效果方面优于口服途径。PBD-2治疗在降低小鼠死亡率的效果方面略低于氯霉素治疗。同时,PBD-2治疗极显著降低了小鼠感染ExPEC PCN033 21 h后的脑、脾脏、肺脏组织和血液中的细菌载量(P<0.01),降低了血液中的IL-6、IL-12和IL-1β的含量(P<0.01),减轻了脑、脾脏和肺脏组织的病变程度。上述结果说明PBD-2在体外具有良好的抗猪源ExPEC的活性,同时在小鼠体内对猪源ExPEC感染具有治疗作用,表明PBD-2具有开发成为治疗性药物或者抗生素替代品的潜力。  相似文献   
3.
猪β防御素-2对猪链球菌感染小鼠的治疗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防御素是一种广泛分布于动植物中的阳离子小肽,是哺乳动物先天性免疫防御系统的重要成分,具有广谱抗菌、抗病毒和抗真菌活性。猪β防御素-2(porcine β-defensin-2,PBD-2)是猪表达的天然防御素之一,在体外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本研究旨在评价PBD-2在动物体内对重要的人兽共患病原菌猪链球菌感染的治疗效果,为评估PBD-2成为治疗性药物的潜在价值提供依据。首先,在体外检测了PBD-2对猪链球菌临床分离菌株SC-19的杀菌活性,并且在鼠源巨噬细胞(RAW264.7)上检测了PBD-2的细胞毒性。随后,选取4~6周龄,体重在18~22 g的C57雌鼠,检测了PBD-2处理组和PBS对照组小鼠(n≥6)感染猪链球菌SC-19后的存活率、组织载菌量、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和病理变化。结果表明,PBD-2(25~200 μg·mL-1)可显著地抑制猪链球菌SC-19生长(P<0.05),且抑制作用随浓度升高而增强,同时,对RAW细胞无显著的毒性作用(P>0.05)。在体内,PBD-2处理能有效降低小鼠感染猪链球菌SC-19后的死亡率,并且显著降低小鼠感染细菌后的脑、肺、脾组织和血液中的细菌载量,以及血清中炎性细胞因子IL-6、IL-12和TNF-α的水平(P<0.05)。同时,PBD-2治疗也显著降低了小鼠感染细菌后肺和脾组织的病理变化程度(P<0.05)。这些结果说明,PBD-2在体外具有良好的抗猪链球菌的活性,无显著细胞毒性,同时,在小鼠体内对猪链球菌感染具有治疗效果,提示,PBD-2具有进一步开发为治疗性药物的潜力。  相似文献   
4.
二甲酸钾(potassium diformate, KDF)为酸化剂的代表之一,在2001年被欧盟批准可作为饲料添加剂使用,在2005年被我国批准作为饲料添加剂。目前已有较多的研究表明KDF可以显著提高动物的生长性能,然而关于KDF对传染病预防作用的直接证据的研究还比较少。本研究旨在通过体外抑菌试验及小鼠感染模型,在体外和体内评价KDF对致病菌的预防效果,并检测KDF对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以探讨KDF的作用机理。在体外检测KDF对养殖场中常见病原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MIC)后,选取3~4周龄,体重12~15 g的C57/BL6雌鼠,分组饲喂一周后感染鼠伤寒沙门菌,记录KDF饲喂组、KDF饮水组和对照组小鼠感染后的体重变化(n=6),并在感染后第6天将小鼠安乐死检测其盲肠组织载菌量(n=6)、血清炎性细胞因子水平(n=6)和盲肠病理变化(n=3)。另外选取两组3~4周龄,体重12~15 g的C57/BL6雌鼠(n=5),饲喂含有KDF的饲料两周后采集其粪便,利用16S rRNA测序技术分析饲喂KDF对小鼠盲肠菌群的影响。结...  相似文献   
5.
链球菌种类众多,对人类危害严重的三种链球菌为肺炎链球菌、变异链球菌与猪链球菌。目前,肺炎链球菌是导致儿童、老人死亡的重要病原菌,变异链球菌是龋齿的主要病因,而猪链球菌是人畜共患病原菌,上述三种链球菌对畜牧业和人类健康造成重大危害。然而,随着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这三种链球菌的耐药性逐年升高。天然化合物有毒副作用较小、不易产生耐药性的特点,是开发抗链球菌药物的重要资源宝库。文章综述了不同种类天然化合物(茶多酚类、生物碱类、黄酮类、抗菌肽类、精油类等)抗链球菌的作用(结合溶血素、作用于ATP酶、抑制拓扑异构酶、影响细菌生长分裂等),以期为研发抗链球菌的天然化合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