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篇
  1篇
综合类   2篇
畜牧兽医   3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作者通过药物干预方式研究神经递质乙酰胆碱对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运动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硫酸阿托品引起松材线虫泳动变缓,头部摆动频率和身体弯曲频率下降,随处理时间延长持续降低;运动形态出现由正常的S形变化为多节弯曲和螺旋状卷曲等异常状况;甲硫酸新斯的明引起头部摆动频率和身体弯曲频率提高、运动幅度加大等特征,同时也表现出明显的运动兴奋间歇性、短暂性及不规则扭动等特征。可见,干扰乙酰胆碱会导致松材线虫运动行为出现异常,并呈现规律性特征。  相似文献   
2.
水提醇沉法从苍耳幼苗中获得不同醇沉级分的苍耳多糖,枯斑半叶法在心叶烟上进行抗烟草花叶病毒(TMV)活性检测,发现苍耳多糖对TMV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在浓度为1.0mg/mL时,乙醇浓度为30%的条件下获得的多糖对TMV的抑制率为48.36%.测定了苍耳多糖处理普通烟后烟草叶片中过氧化物酶( POD) 、多酚氧化酶( PPO) 、苯丙氨酸解氨酶( PAL)的活性变化,发现喷施苍耳多糖后,可提高烟草叶片POD、PPO、PAL酶的活性,因此苍耳幼苗多糖可能通过诱导烟草中防御酶活性形成对TMV的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3.
为调查新疆部分地区E.coli O157:H7的感染情况和菌株致病性,从新疆阿克苏、伊犁、塔城3个地区的牛场采集新鲜粪样564份,对E.coli O157:H7进行分离与鉴定。利用E.coli营养肉汤(EC肉汤)对样品进行增菌后,用山梨醇麦康凯培养基(SMAC)平板选择性培养,再经过4-甲基伞形酮-β-D葡萄糖醛酸苷培养基(MUG)的筛选,对疑似菌株进行生化和PCR鉴定,并将分离鉴定到的菌株进行小鼠攻毒试验。结果显示,从伊犁地区采集的样品中共分离出2株E.coli O157:H7(Y166和Y226),其检出率为0.88%;小鼠攻毒试验中,Y166和Y226试验组小鼠在48 h内全部死亡,具有一定致病性;从阿克苏、塔城所采样品中未分离到E.coli O157:H7。  相似文献   
4.
对一匹因长途运输而造成马匹的外伤引起化脓性创口,用抗生素治疗效果不好,且伤口有继续恶化趋势,用中药透脓散拌料方法进行治疗。经过2个月治疗,病马状态恢复正常,预后良好。实践证明,中药透脓散对马匹外伤治疗有较好的效果,为今后马匹外伤的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新疆伊犁昭苏县某马场的2例马腺疫进行病案分析,采用临床检查和实验室诊断技术对其进行确诊,应用中药透脓散和西药抗生素相结合方式治疗患马,治疗效果显著。本研究结果为今后马腺疫临床诊断和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为更加精确地解析农业松散物料压缩时表现出的应力松弛行为及松弛后的成型效果,简化应力松弛模型并获得更加直观的应力松弛特征参数,该研究将Riemann-Liouville分数阶微积分理论引入农业松散物料流变学特性研究中,以农业生产后残留的玉米秸秆与马铃薯废渣为研究对象,推导建立了用于描述秸秆-薯渣混合物料应力松弛特征的分数阶模型,并以松弛比与松弛时间比率为试验指标,完成了混合物料在不同压缩密度下的应力松弛试验,利用所建立分数阶模型对应力松弛试验曲线进行了拟合回归分析,并与广义Maxwell模型的拟合结果进行了对比与参数相关分析。结果表明:1)分数阶模型可准确描述秸秆与薯渣混合物料的应力松弛过程,其对松弛曲线的拟合精度高于五元件广义Maxwell模型,决定系数R~2介于0.996 4~0.999 5之间。2)分数阶模型仅有两个模型参数,分数阶阶数β与粘弹性系数K,其中β与应力松弛后残留弹性的占比、松弛比均极显著负相关,可直接用于表征物料松弛后的永久变形程度,预测其成型效果;K与弹性模量及粘性系数、松弛时间比率均极显著正相关,可用于表征混合物料的粘弹性特征及其应力松弛快慢程度。该研究成果推动了分数阶微积分理论在农业松散物料流变学特性研究领域的应用,通过分数阶模型建立了秸秆-薯渣混合物料的应力松弛特性与成型效果的联系,可为进一步改进农业松散物料成型方法、获取最佳成型条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混配成型条件下农林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现状及发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深入了解混配成型方法在农林废弃物压缩成型研究领域的应用情况,分析其发展趋势,采用文献研究的方法对混配成型条件下农林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研究现状进行分类总结。结果表明:1)农林废弃物在燃料化、饲料化、材料化利用过程中,可通过混配成型改善产品的燃烧品质、饲喂效果、材料性能、加工成本等指标。2)混配成型的关键在于将不同农林废弃物的理化特点结合起来形成互补,通过充分发掘物料自身潜力,达到改善成型能力、降低加工成本、提升使用性能的目的。据此提出农林废弃物混配成型研究在资源化利用方面的发展对策,建议将农林废弃物混配成型机理的多尺度分析,作为未来该领域研究的重点与方向。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