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4篇
畜牧兽医   6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
随着养殖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进程加快,规模化养猪场、养殖小区不断涌现,提高了生猪养殖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水平。但是规模化养猪场在动物疫病防控方面存在着很多薄弱环节,由于防疫管理不严,疫病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出现发病死亡率增加,导致部分猪场亏损严重,甚至倒闭,给畜牧业生产造成较大的危害,严重影响肉食品卫生安全。  相似文献   
2.
珍珠鸡原产于非洲,耐热怕冷,经过驯化,在冬季气候条件下虽然能够生存,但其生产性能的发挥受到限制,抗病力降低,繁殖力下降,所以,了解珍珠鸡的养殖技术与发展前景就显得格外重要。1珍珠鸡的发展前景珍珠鸡又名珠鸡、珍珠鸟。它原为野生禽类,羽毛有无数细小白色斑点,恰似全身披满白珍珠,形状有点像雌孔雀,头很小。因羽毛美丽,体态优雅,一直被世界各地动物园作为珍稀的观赏鸟饲养。我国最早于1956年从苏联引进珍珠鸡并饲养成功,但30来年一直作为观赏鸟饲养。大规模  相似文献   
3.
在贵州松桃县引种一年生黑麦草品种4个:钻石、卓越、杰威、特高,对其生产性能进行观察和测定,结果表明:杰威、钻石是在松桃县境内表现较好的品种,为推广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正幼畜腹泻临床较多见,且由病毒感染引起的幼畜腹泻日渐增多,其临床表现除每天多次腹泻水样粪便外,尚伴有发热、呕吐等症。这里主要指的是幼畜哺乳期发生腹泻,包括仔猪白痢、新驹奶泻、犊牛乳泻、羔羊稀泻等。幼畜初生时,由于"稚阴稚阳",气形不足,卫外不固,胃肠道的消化机能和防御机能不完善,很容易由于消化不良或病原微生物感染而引起腹泻。同时,由于胃肠脆弱,全身抗病能力差,一旦发生腹泻,又容易受到饲养管理和环境因素的影响而使病情迅速恶化,甚至引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三都县生态鸽养殖项目精准扶贫主导产业实施情况,对8个生态鸽集中养殖基地进行实地调查。结果:8个生态鸽养殖基地总占地面积210 271 m~2,完成鸽棚建设59 884 m~2,鸽笼安装8 985组,管理用房1 904 m~2,消毒室155 m~2,引进种鸽5 405对,产蛋14 561枚,孵化乳鸽8 707只,完成资金投入2 599.74万元,其他配套设施建设基本完成;2017年新增带动脱贫贫困村57个,贫困户1 875户,6 933人。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6.
龙怡  杨正文 《农技服务》2009,26(10):57-57
介绍了牛创伤性网胃炎的病因,临床症状,诊断及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7.
正香猪是三都县的1个地方特色品种,饲养香猪也是当地农村的1个传统养殖产业。在香猪的繁殖生产中,长期以来都是按照传统的粗放饲养方式进行饲养,繁殖成活率较低。据2014年对837头经产母猪产仔数和双月断奶仔猪成活数的调查,平均窝产仔6.8头,双月成活数6.1头,成活率89.7%。如何提高香猪的繁殖成活率,增加香猪养殖的经济效益,是广大香猪养殖场(户)普遍关心的问题。2015  相似文献   
8.
为减少兽用抗菌药在畜禽养殖中的使用,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启动了兽用抗菌药使用减量化试点行动,并对蛋鸡试点企业开展减量化行动1年来的用药情况和效果进行总结评价。结果表明:除了控制药物种类和用量外,严把引种进苗关、提高饲养管理水平等方法也可以达到减少兽用抗菌药使用量,增加蛋鸡养殖效益的效果;试点企业顺利通过了省级兽用抗菌药使用减量化试点验收,对推进全州畜牧业绿色健康发展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
龙怡 《中国畜禽种业》2013,9(6):116-116
猪蛔虫是猪的常见疾病之一,系严重危害养猪业的寄生虫病,尤其在不良环境条件的养殖地。1原因猪蛔虫是猪肠道寄生的大型蠕虫之一,虫体以肠粘膜表面物质和肠内容物为食,虫卵不断随粪便排出体外。猪在采食或饮水时吞食感染性虫卵,从感染性虫卵被猪吞食到发育为成虫须经2~2.5个月。2危害幼虫在猪体内移行,可造成猪各个器官和组织的损害,其中对肝脏和  相似文献   
10.
母猪产后热是夏秋高温季节的易发病,发病率5~6%。母猪分娩耗去大量体能,使抗寒、热的能力下降,气温稍有变化易患此病。同时还有习惯性,如夏季产仔患过此病,来年夏季生产易患此病。由于母猪体质下降,病势极快,导致仔猪黄痢,给管理工作带来许多不便,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圈舍经过改造,保温、散热、通风条件较好,此病同样发生,仅会减少而已。多年来我们根据产后热的发病规律,摸索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