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畜牧兽医   15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家兔的染色体组型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时 ,常用的方法有两种 :一种是根据染色体长度依次下降的顺序排列 ;另一种是先按着丝点位置将染色体分组 ,每组内部再按染色体大小顺序排列。目前 ,多采用第二种方法。染色体大小的测量 ,一般以有丝分裂中期的染色体长度为准 ,因为此时的数值比较稳定 ,可反映出染色体大小的差异。家兔的染色体数目为 2 n=44,XY,李来记 (1 988)将家兔核型分为 4组 :A(1~ 9)中着丝点、B(1 0~ 1 2 )近中着丝点、C(1 3~ 1 7)近端着丝点、D(1 8~ 2 1 )端着丝点。陈勇夫等 (1 980 )也将家兔染色体分为 4组 ,却略有不…  相似文献   
2.
选用齐卡父系兔(L)、德国巨型白兔(G)、比利时兔(B)和哈白兔(H)、齐卡新西兰白兔(N)等五个品种(系)与新品系A兔进行配合力测定,提出适合我国肉兔不同生产方式的新品系A兔最佳配套利用模式(LAN)和简化制种模式(LA)。结果表明,其配套生产的商品兔,平均胎产仔数分别为8.17和8.09只,90日龄均重达2.53和2.45kg,饲料/增重为3.28:1 ̄3.34:1(含干草粉),育肥期成活率达  相似文献   
3.
在家兔人工授精中,使用外源激素提高母兔受胎率所产生的副作用(负面影响)日益明显,因而人们试图探索一种所谓的“人工刺激法”,来提高母兔的繁殖性状而不依赖于外源激素。这并不是一个巧合,而是IRRG(国际家兔繁殖性状研究组)的研究结果。“人工刺激法”是个令...  相似文献   
4.
用齐卡新西兰兔、德国白兔与四川白兔的杂交兔,观测了不同料型(颗粒和粉料)、不同规格(直径4mm和6mm)的颗粒料补饲仔兔的效果和对幼兔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仔兔补饲及70日龄龄前的幼兔宜饲喂直径4mm的颗粒料。颗粒补饲仔兔明显优于粉料,日增重(30克)显著(P〈0.05)高于粉料组(26克),饲料转化率亦高于粉料。70日龄前的幼兔饲喂细颗粒料可明显提高增重,改进饲料报酬;而颗粒直径大小对70日  相似文献   
5.
乌骨鸡黑色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对乌骨鸡黑色素的分类、生物合成机制、分析方法、结构、理化性质和功能 ,黑色素的分布、沉积与选育的关系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6.
新品系A系兔生长发育及部分特征特性测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127只五世代的新品系A系兔进行测定,结果表明:A系兔早期增重较快、肉质良好。35日龄断奶个体重0.7kg左右,56日龄重1.3kg,90日龄重2.17kg,与德国白兔同期体重相近。断奶~56日龄、56~90日龄平均日增重分别为28g和26g,幼兔(断奶~90日龄)成少这96.06%,料重比为3.541。3月龄A系兔全净率51.14%、肉骨比为4.66:1。兔肉PH值6.21,失水率18.29%  相似文献   
7.
乌骨鸡羽色及肤色的遗传研究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对乌骨鸡羽色及肤色的遗传基因研究及开发利用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并提出了争端问题以及未来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8.
A系兔繁殖性状遗传参数的估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收集专门化新品系A系兔第 4、5世代繁殖资料 (共计 75 3窝 ) ,应用Harvey(1 990 )程序进行统计分析 ,估计其遗传参数 ,结果为 :繁殖性能遗传力较低 ,各性状的估值不同 ,在 0 0 89~ 0 1 6 7范围内 ,其重复力也较低 ,为 0 1 1 9~ 0 1 93。绝大多数繁殖性状之间存在较强的遗传相关 ,rA=- 0 4 1 5 - 0 974。  相似文献   
9.
生物刺激用于家兔繁殖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家兔人工授精在欧洲国家已基本普及,与“整齐生产”的方式相适应,每5~6周有1~6批家兔被输精。因此,为了保证有较好的整齐生产,对影响生产因素的控制显得越来越重要。如果母兔在产仔后立即输精,其繁殖性能与胎次、哺乳状况及输精时的性接受状况有关。1992年...  相似文献   
10.
兔肉品质特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兔肉品质特性的研究进展龙继蓉蒋必光(四川农业大学,雅安625014)前言众所周知,兔肉细嫩,营养丰富,味道鲜美,脲酸含量极微,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18%,可消化率达85%,比猪、牛、羊、鸡肉均高,蛋白质含量达21.2%(李文彬,1988);苏氨酸、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