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2篇
林业   7篇
  1篇
综合类   9篇
畜牧兽医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熊峰1号奶参选自湖南奶参道地产区新化大熊山区的野生品种,可药食两用,具很高的经济价值,已在生产中广泛应用。该文介绍了熊峰1号奶参的特征特性与规范化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
优质高产两系杂交晚稻新组合陆两优267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陆两优267是娄底市农科所用起点温度较低的两用不育系陆18S与优质晚籼品系LW267配组育成的两系杂交晚稻新组合.该组合具有丰产性好、秧龄弹性好、千粒重大、米质优、产量高、稻谷出米率高等特性.2008年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3.
主要对湖南新化大熊山野生藤五加人工驯化栽培技术进行了探讨,取得了一定的栽培技术,为进一步改进和优化野生藤五加人工驯化栽培技术提供依据;同时,为发展藤五加生产、增加农民收入,起到了一定的生产和栽培示范作用,为生产提供参考服务。  相似文献   
4.
玉竹GAP生产及加工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从选地整地、选种种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栽培技术方面和采收加工方面总结了玉竹在娄底雪峰山区的GAP(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生产技术.  相似文献   
5.
南五加是湖南新化大熊山区著名的中药材。近年南五加以其良好的治疗与保健功效而越来越受到市场欢迎,其价格连年攀升。利用南五加所具的耐荫蔽的生物学特性在退耕还林地开展间作研究,取得了初步成果,为综合利用退耕还林地、增加农民收入提供了新模式,并探索出了南五加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6.
陆两优267是娄底市农科所用起点温度较低的两用不育系陆18S与优质晚籼品系LW267配组育成的两系杂交晚稻新组合。该组合具有丰产性好、秧龄弹性好、千粒重大、米质优、产量高、稻谷出米率高等特性。2008年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7.
白颈长尾雉(Syrmaticus ellioti)为中国特有的珍稀雉类和国家I级重点保护动物,由于砍伐森林、烧山垦植和农业侵占等人类活动的影响而造成栖息地的破坏、丧失和片断化,使白颈长尾雉面临着严重的栖息地片段化和生境丧失的威胁。为了保护白颈长尾雉这个中国特有珍稀物种,本文从栖息地、活动区、空间生态学、食性和繁殖学等领域对白颈长尾雉的研究进行综述,分析了其致危因素并提出了合理的保护建议,以期为白颈长尾雉进一步的研究和保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南五加又叫五加皮。为五加科物细柱五加,落叶灌木,有时为蔓生状.枝无刺或于叶柄基部单生扁平的刺。掌叶复叶互生,在短枝上簇生,小叶通常5片,倒卵形或倒披针形,边缘具细锯齿,两面无毛或沿脉疏生刚毛。南五加皮具有祛风湿、补肝肾、  相似文献   
9.
选用氟虫腈、毒死蜱和啶虫脒3种农药对稻水象甲进行了单剂和复配剂室内毒力测定和室外大田药效试验。结果表明.3种单剂室内处理成虫24h后其LC。分别为4.85mg·L^-1、34.89mg·L^-1、76.28mg·L^-1,其中以氟虫腈毒力最强.毒死蜱次之,啶虫眯最差;用氟虫腈与其他两种药剂复配室内处理成虫,24h后以氟虫腈+毒死蜱复配剂的毒力最强,其LC50为3.29mg·L^-1;大田药效试验氟虫腈单剂以1000倍液的防效较好.对成虫和幼虫的防效均在80%以上,且成本较低.毒死蜱单剂以500倍液的防效较好,两种药剂的复配剂以1000倍液的防效较好.在秧田期和大田期的防效均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0.
玉竹不定芽诱导增殖培养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初代培养获得的玉竹(Polygonatum odoratum Druce)带芽茎段为外植体,研究了不定芽诱导增殖的培养条件。结果表明:MS+6-BA 3 mg/L+NAA 0.1 mg/L和MS+6-BA 3 mg/L+IBA 0.1 mg/L能较好地直接诱导玉竹茎段形成不定芽;玉竹不定芽的增殖效应与基本培养基、糖浓度、pH值、光照时间和细胞分裂素均有较大关系,筛选出最佳的诱导和增殖培养条件为MS+NAA0.1mg/L+6-BA 3 mg/L+蔗糖30 g/L+琼脂7 g/L(pH6.0),光照时间16 h/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