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33篇
  免费   172篇
  国内免费   271篇
林业   204篇
农学   206篇
基础科学   186篇
  342篇
综合类   1128篇
农作物   169篇
水产渔业   149篇
畜牧兽医   579篇
园艺   149篇
植物保护   164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81篇
  2022年   170篇
  2021年   168篇
  2020年   183篇
  2019年   145篇
  2018年   121篇
  2017年   155篇
  2016年   128篇
  2015年   167篇
  2014年   140篇
  2013年   177篇
  2012年   189篇
  2011年   197篇
  2010年   175篇
  2009年   170篇
  2008年   206篇
  2007年   168篇
  2006年   127篇
  2005年   108篇
  2004年   54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64年   3篇
  1962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4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猪脂肪、氢氧化钠、氯化钙为原料,在实验室条件下探索脂肪酸钙的加工工艺和加工过程。利用正交试验设计(L_(16)4~5)对脂肪酸钙的加工工艺系数进行反复筛选,探索脂肪酸钙的最佳加工工艺参数。结果表明,脂肪酸钙的最佳加工工艺参数为氢氧化钠用量占脂肪重的27%、氯化钙用量占脂肪重的25%、皂化反应时间为5h、复分解温度为90℃、用水量为脂肪的4倍。  相似文献   
2.
3.
采用生长试验、免疫放射分析和定量PCR方法,观察了生长猪血液中类胰岛素生长因子(IGF—Ⅰ)及其结合蛋白(IGFBP3)数量的变化和IGF—Ⅰ基因在肝中表达量的变化。结果显示,每1kg饲料中添加125-250mg铜,能够上调IGF-Ⅰ基因的表达量,显著提高猪的平均日增重,促进生长猪循环血液中IGF—Ⅰ浓度的增加。试验结果证实,铜是通过促进生长激素一胰岛素样生长因子轴相关因子的合成和分泌来发挥促生长作用的。  相似文献   
4.
对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苏州株(BmNPVsu)光胱氨酸蛋白酶基因(CP)的序列分析表明,该基因读码框为972个核苷酸,编码323个氨基酸。同源性分析表明,BmNPVsu的CP与首蓿银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AcNPV)、美国白蛾核型多角体病毒(HcNPV)、云杉卷叶蛾核型多角体病毒(CfNPV)、黄杉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OpNPV)、舞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Ld-NPV)在DNA水平上的同源性分别为96.5%、76.2%、74.9%、72.7%、62.9%;在氨基酸水平上的同源性分别为96.9%、77.1%、79.3%、77.1%、65.6%。BmNPV CP的氨基酸序列与不同来源的木瓜蛋白酶超家族的CP也具有较高的同源性,特别与 Trpanosoma brucei的CP具有较高的一致性,达32%。在组织蛋白酶B、H、L、S以及木瓜蛋白酶的36个保守氨基酸残基中有31种出现在BmNPVsu的CP中,BmNPVsu CP同其它杆状病毒CP一样,可看作木瓜蛋白酶超家族成员。  相似文献   
5.
将30头健康、经产、处于围产期的黑白花乳牛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头。从产前28d开始,低能量组乳牛饲喂《中国奶牛饲养标准(2000)》减少20%日粮(能量摄入80%),对照组乳牛饲喂《标准》日粮(能量摄入100%),高能量组乳牛饲喂《标准》增加20%日粮(能量摄入120%),产后各组乳牛均饲喂标准日粮。至产后第56d结束试验;采用内对照RT-PCR方法检测摄入不同能量的围产期乳牛肝活体组织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mRNA丰度。结果,不同能量组乳牛肝LDLR mRNA丰度产前至产后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100%和120%能量组肝LDLR mRNA丰度在产后14d达最大值,且产后均高于产前(产后56d除外,P〈0.01或P〈0.05);而80%能量组产后1d即达到最大值,产前14d至产后14d,LDLR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100%和120%能量组;产后28~56d,120%能量组显著高于80%和100%能量组(P〈0.01)。表明围产期乳牛能量摄入水平对肝LDLR mRNA丰度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6.
动物产品中兽药残留的原因及控制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动物性食品安全问题已经引起世界范围的广泛关注。其中兽药残留是影响动物性食品安全的重要因素。它不仅影响人类食肉安全而且影响动物性食品的对外贸易,现结合一些事实分析兽药残留成因及控制对策,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扫描昆虫雷达实时数据采集、分析系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利用自行设计、制作的扫描昆虫雷达数据采集分析系统,对扫描雷达回波的VGA图像信号进行单帧采集和多幅序列采集,经过图像处理、参数自动识别和回波的自动分析、计算后可得到昆虫活动的方位、高度、距离、密度、飞行的方向和速度等一系列迁飞活动数据。对迁飞昆虫活动实时监测,实现该类害虫的准确预测和有效治理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以大肠杆菌(含有β半乳糖苷酶基因)为试验对象,用氮-甲基-氮硝基氮-亚硝基胍对其进行诱导突变,在选择培养基上对突变体菌株进行筛选。结果成功地对鸡消化道共生乳酸菌进行了诱导突变,筛选到了β-半乳糖苷酶基因缺陷型的大肠杆菌受体菌株,从而为构建以β-半乳糖苷酶基因为选择标记的载体表达系统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围产期奶牛能量代谢障碍性疾病的防治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奶牛代谢性疾病给奶牛饲养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因此 ,如何搞好奶牛的饲养管理 ,减少代谢病的发生 ,充分发挥其生产潜力 ,是当前奶牛代谢病防治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阐述了围产期奶牛能量代谢障碍病的危害、病因及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0.
将健康的围产期奶牛30头随机分为3组, 每组10头。其中Ⅱ组为对照组, Ⅰ组和Ⅲ组分别为试验组。Ⅰ、Ⅱ、Ⅲ组均于产前28d开始分别饲喂NRC标准减少20%日粮(能量摄入80%组)、NRC标准日粮(能量摄入100%组)、NRC标准增加20%日粮(能量摄入120%组), 产后各组奶牛均饲喂标准日粮, 至产后56d结束。观察妊娠后期奶牛不同能量水平对干物质摄入量、产奶量、乳成分及体重等生产性能和血浆瘦素浓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 奶牛产后干物质摄入量、产奶量、乳中蛋白质、乳脂率和非固体物质为Ⅰ组高于Ⅱ组、Ⅱ组又高于Ⅲ组(P>0 05 ); 同时血浆瘦素浓度为Ⅰ组高于Ⅱ组、Ⅱ组又高于Ⅲ组, 经统计分析组间差异极显著(P<0 01) 或差异显著(P<0 05); 但产前28~14d瘦素浓度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0 05 ), 此后Ⅰ组和Ⅲ组差异显著(P<0 05 )。此外, Ⅰ组体重消耗最小, Ⅲ组体重消耗最大, 各组间差异极显著(P<0 01)。可见, 围产期健康奶牛不同能量水平与干物质摄入量、产奶量、乳成分、体重等生产性能及血浆瘦素浓度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