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7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31篇
林业   33篇
农学   52篇
基础科学   27篇
  45篇
综合类   150篇
农作物   20篇
水产渔业   6篇
畜牧兽医   71篇
园艺   38篇
植物保护   2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羊草+杂类草群落生物量动态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黑龙江肇州县羊草+杂类草群落地上生物量的季节动态、地下生物量的分布以及地上生物量与降雨量、温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生长季内,群落地上生物量动态模式呈单峰型,符合四次多项式模型增长,最大地上生物量出现在8月5日,其值为197.3m2而后下降;群落地下生物量分布由上至下呈负幂函数变化,其模型为:Bu=Y·(D+10)-x.其中在0-30cm土层中,群落地下生物量占总地下生物量的77%~82%.  相似文献   
2.
樟子松在西北干旱沙区的光合日变化特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甘肃省民勤治沙站 ,用 Li- 62 0 0便携式光合仪分别测定人工栽植的 4龄、9龄和 2 0龄樟子松的净光合速率日进程 ,其结果表明 :在干旱沙区 ,9龄以上樟子松的光合速率在午前随光强和气温而上升 ,午后下降。其 4龄、9龄和 2 0龄樟子松的最大净光合速率分别为 8.7μmol· m- 2 · s- 1、62 .3μmol· m- 2 · s- 1、1 9.7μmol· m- 2 · s- 1。  相似文献   
3.
该文以对土壤p H值适应性截然不同的蓝莓品种‘斯巴坦’和‘北陆’试管苗为试材,研究二者组织培养条件下对激素配比和p H值的要求。结果表明:‘斯巴坦’试管苗增殖培养基最佳激素配比为ZT0.3 mg/L+IBA 0.2 mg/L,p H值4.5;‘北陆’试管苗增殖培养基最佳激素配比ZT 0.3 mg/L+IBA 0.1 mg/L,p H值5.0。  相似文献   
4.
以‘斯巴坦’及‘蓝丰’越橘组培苗、1年生‘斯巴坦’及‘蓝丰’和‘奥尼尔’越橘营养钵苗为试材,采用7个剂量的60Co-γ射线辐射处理,观察比较不同辐射处理条件下组培苗的生长植株比例、株高和增殖系数及营养钵苗的株高、茎粗和成活率。结果表明:随着60Co-γ辐射剂量的增加,组培苗的生长植株比例、株高和增殖系数呈下降趋势。‘蓝丰’组培苗辐照剂量大于50Gy时生长受到严重抑制,‘斯巴坦’辐照剂量大于70Gy时生长受到严重抑制;‘斯巴坦’和‘奥尼尔’株高和茎粗随辐射剂量的增加总体上呈下降趋势,‘蓝丰’茎粗随辐射剂量的增加总体上呈下降趋势,但株高随辐射剂量的增加总体上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5.
Geogrid reinforced soil retaining wall(GRSRW) is composed of panel,geogrid and soil,its coupled hydromechanical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are increasingly emphasized in practice.In this paper,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einforcement-soil interaction,the grogrid and soil around it with a definite thickness were regarded as a kind of composite material with strain-compatible condition.A saturated porous media model was introduced to simulate the soil and reinforcement-soil composite material hereby and the mathematic model for numerical analysis on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GRSRW was built up.The FEM equations were deduced from the standard Galerkin procedure,resolving these equations,we can gain the relevant dynamic response of saturated GRSRW.  相似文献   
6.
不同节水灌溉技术的节水机理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根据甘肃省特殊自然地理条件,对于喷灌、滴灌、渗灌及波涌灌几种方式下,小麦和玉米两种作物的灌溉节水机理进行了对比试验研究,分析了不同节水灌溉方式下这两种作物的节水性和生育动态。试验结果表明,在降雨、灌溉水量和前期土壤特性一定的情况下,在喷灌、滴灌、渗灌及波涌灌几种节水灌溉技术中,渗灌的节水性最好,依次为滴灌、喷灌、波涌灌。小麦和玉米在渗灌条件下产量比滴灌、喷灌和波涌灌都高,小麦渗灌产量比滴灌增加7.6%,比喷灌增加13.1%,比波涌灌增加22.4%。玉米渗灌产量比滴灌增加1.3%.比喷道增加6.3%。  相似文献   
7.
水稻秸秆深埋整秆还田装置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针对目前我国水稻秸秆还田机械普遍存在的耕作深度浅、秸秆还田深度不满足农艺要求、旋耕部件缠草严重等问题,运用旋耕理论和数值计算分析方法设计了水稻秸秆深埋整秆还田装置。根据实际情况对土壤颗粒进行假设,运用离散元法建立土壤颗粒力学模型,应用EDEM软件进行整秆还田仿真虚拟试验,仿真结果表明,耕深在20 cm时,土壤表层覆盖率为93.87%。通过土槽台架试验得到:在作业速度为1.25 km/h、刀辊转速为237 r/min时,耕深可达到22 cm,地表以下15~20 cm翻埋的秸秆占秸秆总量的80%,秸秆还田率为91.63%,同时刀辊轴不缠草。试验结果表明,秸秆还田深度达到水整地环节的要求,秸秆还田率较高。通过虚拟仿真和台架试验相互验证,证明新型整秆还田装置一次作业可实现切土、碎土、埋草、压草及覆土的功能,满足农艺要求。  相似文献   
8.
烟草气候斑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0-1994年研究结果表明,低温是诱发气候斑病的主要因素,不同品种抗性差异显著,氮钾比失调,偏施碳铵地发病严重,当大面积种植感病品种,寄主处于感病阶段,遇气温突然下降和多雨时,最易流行。在防治上,采取以农业防治为主、化学辅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9.
探究不同磷肥施用量对菊芋块茎产量、品质、植株理化特性及磷肥利用率的影响,为实现菊芋高产优质栽培和农田磷素高效利用与科学施磷提供参考依据。于2019-2020连续两年分别于河南省原阳县和方城县布置磷肥用量田间试验,2019年设0、60、120、180和240 kg P2O5·hm-2 5个磷肥用量水平,2020年则分别设0、45、90、135、180和225 kg P2O5·hm-2 6个施磷水平。研究磷肥施用对成熟期菊芋块茎产量、品质(菊糖、还原糖含量)以及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期地上部植株磷素积累量、叶片绿原酸、SPAD值、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等理化指标的影响,计算分析菊芋收获指数、磷肥利用率和农学效率等肥料吸收利用状况。结果表明:磷肥供应均显著提高2019和2020年菊芋块茎产量,肥料效应呈“线性+平台”趋势变化,适宜施磷量分别为155和107 kg·hm-2。此外,磷肥供应显著提高菊芋块茎菊糖和还原糖含量。与不施磷相比,2019-2020年度块茎总糖含量增幅分别平均为11.6%和18.3%。各生育期菊芋地上部植株磷素积累量、叶片绿原酸含量、SPAD值、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均随施磷量增加而明显提高。菊芋磷素收获指数(PHI)、磷肥利用率(AUP)和农学效率(AEP)均随着磷肥用量增加而明显下降,施磷处理两年平均PHI、AUP和AEP分别为0.813、15.1%和23.9 kg·kg-1。因此,合理施磷可显著提高菊芋成熟期块茎产量、改善品质,增强各生育期生理活性。在本试验条件下菊芋适宜施磷量为105~150 kg·hm-2。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采用分层切割法和壕沟全挖法对江苏省新沂市农田林网中,4年生主要的杨树无性系(W-46杨,I-69杨,NL-80105杨和NL-80205杨)的地上部分生物量以及根系生物量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NL-80205杨不仅平均单株的生物量最大,而且树干的形质优良。因此,在平原农田林网的经营中,选择NL-80205杨,既可以提高营林的收益,又能够增强林网的防护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