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7篇
  免费   65篇
  国内免费   146篇
林业   166篇
农学   235篇
基础科学   147篇
  197篇
综合类   451篇
农作物   61篇
水产渔业   43篇
畜牧兽医   166篇
园艺   51篇
植物保护   10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57篇
  2020年   85篇
  2019年   71篇
  2018年   57篇
  2017年   63篇
  2016年   67篇
  2015年   72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98篇
  2012年   77篇
  2011年   89篇
  2010年   85篇
  2009年   71篇
  2008年   99篇
  2007年   71篇
  2006年   66篇
  2005年   58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6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对异硫氰酸丙烯酯毒杀松材线虫作用机制进行了初步研究。测定了其对线虫虫体形态、运动行为、体内总糖和蛋白质含量的影响,以及处理前后线虫体内过氧化氢酶(CAT)、乙酰胆碱酯酶(AChE)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活性变化。结果表明:经异硫氰酸丙烯酯处理后的松材线虫虫体形态严重扭曲,运动形态出现由正常的S形变化为多节弯曲和螺旋状卷曲等异常状况,线虫行动随时间的推移变得迟缓,最终呈C形、新月形或直接死亡。随着异硫氰酸丙烯酯处理质量浓度的增大,线虫体内总糖和蛋白质含量显著上升,糖和蛋白质的代谢发生紊乱;线虫体内CAT、AChE和GST活性显著降低,且均低于对照组,表明线虫体内氧化和抗氧化作用失衡;细胞受到极大的影响,神经系统遭到破坏,解毒能力明显降低。研究结果可为研究利用异硫氰酸丙烯酯作为植物源杀线虫剂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1994年,从豫白和搬口白的杂交后代中选育出晚熟鲜食桃优良新品种八月香。其果实发育期130 d,在郑州地区成熟期为8月20日左右。果实近圆形,向阳面着鲜红到紫红色晕。平均果重168 g,最大果重286 g,果肉乳白色、硬溶质,风味浓甜,有香味,品质极上。丰产、稳产、耐贮运,具有较强的抗逆性。近年来已在全省范围内推广,新疆、四川、湖南、广西、浙江、山西、河北等省已引种栽培。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我国目前城市公交车用的刹车片存在的诸多质量问题,并提出解决的手段,而且提供了一种高性能汽车刹车片的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4.
本文根据1986年4~8月在乌鲁木齐雅玛里克山(90余号)及校园内捕获的(18只)Alsophylaxpipiens,观察得知其产卵在5~6月,每次产卵一枚,卵壳系钙质,性成熟在出生后第三年。瞳孔圆形,强光下呈垂直线状。动食性,卞要以昆虫、蜘蛛及蝎子为食。  相似文献   
5.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conversion of farmland to forests project (CFFP), we investigated the vegetation factors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 from more than 6,105 sub-compartments in Liangcheng County, Inner Mongolia by using the Matlab,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 and the hierarchical cluster method (HCM). The site conditions were classified quantitatively. The results show that CFFP at this site comprises five site-type groups and 19 site types. A quantitative site classification system method has been established in this paper. __________ Translated from Journal of 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2005, 27(6) [译自: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5, 27(6)]  相似文献   
6.
李富军  张新华  翟衡 《果树学报》2005,22(5):450-453
以红星苹果穴Malusdomesticacv.Starking雪和肥城桃穴Prunuspersicacv.Feicheng雪果实为试材,结合乙烯利和1-甲基环丙烯(1-MCP)处理,分别研究了2者软化的酶学基础,并就其差别作了探讨。结果表明:红星果实软化中起主要作用的酶为内切和外切多聚半乳糖醛酸酶(endo-和exo-PG);肥城桃果实软化的前20d则以纤维素酶(EGase)为主,20d后软化以endo-PG为主。研究同时发现,脂氧合酶(LOX)在这2种果实软化的启动阶段都起了明显的促进作用。1-MCP通过对红星果实中PG、肥城桃果实贮藏前期EGase和后期endo-PG活性的抑制,以及对2者软化启动阶段LOX活性的抑制,延缓了果实硬度的下降。  相似文献   
7.
克萎星对棉花黄萎病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克萎星可溶性粉剂是河南省濮阳农业科学研究所研制生产的防治棉花黄萎病的新农药,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克萎星防治棉花黄萎病,发病初期叶面喷施,防效71.7%~100%,最佳施用浓度500~1000倍液,间隔期7~10d,棉花安全。  相似文献   
8.
苹果基因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姚玉新  翟衡 《果树学报》2004,21(6):586-591
借助分子标记手段苹果基因组研究取得了巨大成就,涉及苹果的抗性、生长发育、果实品质等各方面基因,综合有关文献,将其研究的主要成果,包括已发现的主要苹果遗传标记、已构建的苹果遗传连锁图谱及苹果的转基因研究进行综述,并对目前苹果基因组研究存在的问题和对策进行了分析,以期为苹果遗传育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不同坡位条件对毛乌素沙地长柄扁桃林地土壤水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揭示半干旱区固定沙丘不同坡位条件下土壤水分空间变化规律,为固定沙丘土壤水分合理利用提供决策依据。[方法]在毛乌素沙漠东南缘陕西省神木市生态协会毛乌素治沙造林基地,以固定沙丘12 a龄人工长柄扁桃林地为研究对象,建立土壤水分定位观测小区,使用CNC503DR型中子仪对2018年7—10月0—300 cm土层土壤水分进行测定,并分析不同坡位条件下长柄扁桃林地生长季土壤水分时空变化特征。[结果](1)坡顶与坡上0—300 cm土壤剖面含水量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小,之后趋于稳定的变化趋势,而坡中(上、下)与坡底表现为类似S形的变化规律,土壤含水量表现为:坡底坡中(上)坡上≥坡顶坡中(下);(2)坡底土壤含水量表现出强变异性,其他4种坡位条件下为中等变异;(3)不同坡位条件下蒸散发表现为:坡底坡顶坡中(下)坡上坡中(上),坡上属强变异,而坡底则表现出中等变异且变异系数最小。[结论]不同坡位条件对固定沙丘土壤水分及蒸散耗水具有重要影响,坡底土壤含水量及蒸散发量均最大,且具有较强的不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determine the effect of biochar addition on the soil N balance and cotton yield in a drip-irrigated cotton field. The experiment included four soil amendments: control, cotton straw biochar, corn cob biochar, and poultry manure biochar. The biochar was applied at a rate of 4.5 t·hm-2 except control.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ll three types of biochar significantly reduced both the apparent soil N loss and the N surplus. The effect of cotton straw biochar treatment was most significant, relative to the control. Plant nitrogen uptake differed significantly between the different treatments, decreasing in the order cotton straw biochar > poultry manure biochar > corn cob biochar. Cotton yield also differed significantly between the different treatments, decreasing in the order poultry manure biochar > corn cob biochar, and cotton straw biocha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