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4篇
  2013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
3.
当前,世界棉花杂种优势利用,仍采用人工去雄授粉杂交制种为主要手段,这种制种方法技术要求较高,费工费时,杂交种子生产率低,从而。限制了杂交棉的迅速发展。从1985~1988年,我们采用低酚棉做母本,有酚棉做父本,不去雄在棉花开花后直接授粉,获得杂交种子,并依据形状(腺体的有无),区别真假杂种,有效地应用了遗传学的显、隐性原理,利用这种方法,解决了亲本选择、组合选配、最佳授粉时间及杂交率的检验等难题,为有效地利用棉花杂种优势开避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4.
5.
6.
幼年牦牛寄生线虫吸虫动态及防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青藏高原东部地区,通过调查寄生虫病对草原牦牛饲养业的危害,病原分类,流行规律及防治对策等一系列研究,探明寄生虫病是引起幼年牦牛春乏死亡的重要原因;在已查明青海牦牛的85种寄生虫中,优势虫种有17~22种。对线虫寄生阶段幼虫和成虫自然消长规律同步研究结果证明,冬季的幼虫寄生高潮是形成春季成虫高潮的主要来源;春季成虫高潮与牦牛春乏死亡密切相关;冬季适时驱杀占优势的线虫受阻型幼虫和其它蠕虫,能够有效地预防春季成虫高潮的出现;1~2月应用丙硫咪唑按10~20mg/kg体重剂量,对幼年牦牛进行一次口服投药驱虫,经对10万余头牛示范推广应用观察,可使春乏死亡率下降幅度达71.6%~93.3%,每头牛平均多增或少减活重2.3~5.05kg。本项研究与笔者等对羊线虫的研究结果吻合,从而阐明了寄生虫病春季高潮来由这一重大理论问题。在此基础上研究成功的冬季驱虫防治措施,方法简便易行,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显著。坚持推广该项技术,将为草原畜牧业生产带来可观的效益。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