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园艺   7篇
  199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山楂干性较强,层性明显。在立地条件好、管理水平高、栽植较密的山楂园,以采用延迟二层开心的树形最为理想。这种树形,树高3-4米,主干高30-40厘米,第一层留3-5个主枝,第二居留2-3个主枝,层间距1.5-2米左右。对每亩不超过55株的山楂园,侧枝可第一层每主枝留3个,第二层每主枝留2个;第一侧枝距中心于50-60厘米左右,第二侧枝在第一侧枝的对面,距第一侧枝40厘米左右,第三侧枝在第二侧枝对面,距第二侧枝70厘米左右;上层各主枝留侧枝1-2个,其间距较第一层各侧枝近些。在每亩55~111株的山楂密植园,树体结构级次要少,可在主枝上直接培养大、中、小型…  相似文献   
2.
在《试谈山楂壮树、土肥水管理及其与丰产的关系》一文,我们曾提到,要有密植、良种、适时采用促花技术、喷布赤霉素等提高座果率技术等与良好的土肥水管理相配合,才能取得壮树高产。这里简要介绍山东、河北、辽宁、河南等省不断试验和完善的促花、保果技术。  相似文献   
3.
近采收期铺设反光膜,是促进树冠内膛果实着色的有效措施之一,但目前仅限地面平铺,增光强度和范围均有局限性。为增加反射光强度及范围,更有效地促进果实着色,我们改进了反光膜的铺设方法,经试验证明效果明显。1试材与方法试验于1998年在沂源县燕崖乡西郑村进行...  相似文献   
4.
“六五”期间山东省 发展山楂生产形成建国以 来的最大热潮,各地涌现 出一些幼树高产的典型。 但由于栽植过密未能稳定 增产,品质也难保证:其 次大量发展的品种良莠混 杂,不符合商品经济要 求;此外,在改革原来梯 田堰边零星栽培为成片集 约栽培时,对栽植方式、 树冠形式、田间管理等一 系列技术措施也尚少系统 研究。为此,从1981年起, 我们受山东省泰安市科委 的委托,在原有山楂大树 低产变高产研究的基础 上,进行了山楂幼树早期丰产技术的研究,初步为今后山楂生产,提供了较系统的技术措施。 研究内容与方法 本试验进行了品种比较及其适宜密…  相似文献   
5.
赤霉素B9,乙烯利,硼砂对大樱桃果实着色及成熟期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技术措施,促使大樱桃果实提前着色、成熟上市,是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如在大紫樱桃果实速长期,对果柄涂3000μg·g-1GA4+7,可提前3天着色[1];在那翁果实生长第3期的始期喷布5×10-6、10×10-6的GA3,能使果实推迟一周左右成...  相似文献   
6.
7.
山楂子苗移栽育苗,是先在木盘内播上山楂种子,待幼苗长出1-2片真叶,再将子苗移栽于大田苗圃的一种的育苗方法。这种育苗办法,具有方法简单.子苗可以长途搬运同时兼有节省种子、定苗早、幼苗生长整齐,当年嫁接株率高等优点。移植苗7月上旬高生长可达40-60厘米,有 60 %的苗木粗度为 0. 4-0. 5厘米,可以进行芽接。现将其具体方法,介绍如下,供生产中参考。 一、种子采集与处理 8月下旬至9月上旬,野山楂上色并接近成熟时,种仁已经饱满,须及时进行采集。把果子放到碾上压碎,去掉果肉,用清水淘洗干净,晾干,然后用开水烫种。烫种时间为3-4分钟,将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