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2篇
农作物   1篇
园艺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明确杨凌地区黄瓜根结线虫的种类,为有效防治奠定基础,本试验采用传统形态学鉴定方法,对采自杨凌地区东魏店、西魏店、南庄村以及殿背湾露天与大棚黄瓜地的根结线虫样本进行了分离鉴定。结果表明,杨凌地区危害黄瓜的根结线虫为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gnita Chitwood)。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猕猴桃园节肢动物群落特征、结构组成及动态规律,为猕猴桃园害虫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在猕猴桃种植面积较大、产量较高的周至、眉县2县,选择树龄分别为3,9和14年生的人工栽植猕猴桃园及秦岭山区野生园为调查对象,系统调查园内节肢动物群落的种类和数量,测定群落的丰富度、多样性及均匀度等指标,并用Matlab7.1平均距离法进行系统聚类分析,用SPSS16.0进行主分量分析,研究园内节肢动物群落的变化规律。【结果】猕猴桃园节肢动物群落分属3纲,15目,74科,约有90种。野生猕猴桃园节肢动物群落最稳定,栽植园群落稳定性9年生园>14年生园>3年生园。野生猕猴桃园及3个人工栽植园之间,节肢动物群落的多样性、均匀度和优势度差异均显著。野生猕猴桃园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均匀度、优势度的动态变化较人工栽植园平稳;3个人工栽植园群落多样性和均匀度在7月份出现低谷,优势度在7月份出现高峰。聚类结果表明,9年生园节肢动物群落与14年生园首先聚为一类,再与3年生园聚为一类,最后与野生园聚为一类。随着树龄的增长,主导节肢动物群落的最主要因子由捕食性类群逐渐转变为植食性类群。野生猕猴桃节肢动物群落数量的高峰出现在6月份,且以天敌亚群落为主;栽植园群落高峰期出现在7月份,且以害虫亚群落为主。【结论】3个人工栽植猕猴桃园内节肢动物群落消长动态起伏较大。在5月份14年生园中叶蝉数量较多,7月份各栽植园中的山楂叶螨数量较多,8-9月份9和14年生园中小薪甲发生量较大,应适时进行有针对性的防治。  相似文献   
3.
温湿度及酸碱度对南方根结线虫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室内不同温湿度及酸碱度条件培养,观察温湿度和酸碱溶液对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gnita)卵孵化和2龄幼虫(J2)存活的影响,为南方根结线虫种群动态的准确预测和科学防治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南方根结线虫卵孵化的适宜温度范围是15~30℃,J2适宜存活的温度是10~25℃;土壤含水量在10%~30%内,南方线虫均可生长发育,但含水量为30%时,对卵孵化和J2存活均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H 5~8时,南方根结线虫卵孵化率与J2存活率均较高,表明该虫在弱酸弱碱和中性环境中更易生存。由此可见,不同的温湿度和酸碱溶液对南方根结线虫卵孵化和J2存活均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小麦吸浆虫幼虫在麦穗上的危害特点及在麦田的空间分布型,在春季越冬幼虫出土期选择小麦吸浆虫越冬基数不等的麦田4块,在籽粒乳熟期调查小麦吸浆虫危害程度的基础上,运用扩散系数、聚集度指标、聚集指数、平均拥挤度、聚块性指标、负二项分布参数等聚集指标及Iwao的x*x回归法和Taylor 幂函数法,综合分析小麦吸浆虫幼虫在麦穗上的空间分布型。结果表明,小麦吸浆虫的危害程度在田块间差异很大,且危害程度与春季的幼虫越冬基数无关;在麦穗不同部位,总体趋势是上、中部受害程度大于下部,但不同田块之间有差异。以麦穗为单位时,幼虫在麦田的空间分布型属于聚集分布;以麦穗不同部位为单位时,幼虫在麦田的空间分布型也属于聚集分布,且与密度有关。聚集均数λ值的测定结果表明,小麦吸浆虫幼虫的聚集成因主要由自身的生物学特性和环境因素所决定。  相似文献   
5.
对黑粪蚊(Scatopsesp.)的在室内人工气候箱中分别设置15、20、25、30和35℃的温度条件进行系统饲养,观察温度对黑粪蚊幼虫和蛹的发育历期、幼虫存活率、化蛹率、羽化率及成虫寿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5~30℃条件下,黑粪蚊均能完成世代发育,且随温度升高,黑粪蚊幼虫、蛹的发育历期及成虫寿命显著缩短;但在35℃条件下,黑粪蚊不能完成个体发育。在15~25℃范围内,各龄幼虫的存活率虽然有些波动,但基本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在30℃条件下,不同龄期幼虫的存活率明显下降。20℃时幼虫化蛹率最高,为90%;羽化率则以25℃条件下最高,为75.2%。在30℃条件下,幼虫化蛹率和羽化率均降低,分别为75.20%和72.53%。由此可见,在供试温度条件下,20~25℃最有利于黑粪蚊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