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林业   4篇
综合类   3篇
农作物   13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0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甘蔗是弥勒县的支柱产业,全县种植面积超过4000hm2,其中在竹园、朋普2镇种植面积3666"7hm2,占全县的91%,甘蔗是2镇人民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甘蔗赭色鸟喙象(Otidognathus rubricepsChevolat)是云南蔗区近年严重蛀茎的新害虫。1992年首次在西双版纳发现,其他省、自治区尚无报道,省内主要分布于海拔950~1400m的地区。该虫在本县于1997年6月首先在朋普镇矣厦村发现,发生面积约2000m2。目前该虫已在7个行政村,213hm2以上面积有不同程度的发生为害,其中矣厦村受害140hm2,41"6%的蔗田受害重,并有继续扩大的趋势。为此,红河州植保站、弥勒县糖业…  相似文献   
2.
3.
为明确云南弥勒蔗区甘蔗宿根矮化病(RSD)的分布、发生危害情况,对云南弥勒蔗区RSD的发生和分布进行了调查和田间采样,采用PCR法对田间采集的60个样本进行RSD检测.结果表明:52个样本为阳性,阳性检出率86.67%,确认弥勒蔗区存在RSD;通过系统分析,明确了不同品种、不同植期、不同蔗地RSD发生状况,为弥勒蔗区推广应用温水脱毒健康种苗、有效防控甘蔗宿根矮化病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云南省弥勒县甘蔗产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下一步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5.
大螟蔗田枯心苗的空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确定大螟蔗田枯心苗的空间分布型与抽样技术,采用聚集度指标法、Iwao回归分析法和Taylor幂法则分析了甘蔗枯心苗的空间分布型,根据Iwao的理论抽样数模型确定了蔗田枯心苗的最适理论抽样数。甘蔗枯心苗的空间分布呈聚集分布,基本成分是个体群,个体间相互吸引,个体群在蔗田呈聚集分布。聚集程度随密度的升高而增加,聚集原因可能是由于甘蔗自身特性和大螟为害等环境因子作用或其中一个原因引起的。5种抽样方法均可用于蔗田抽样调查。用Iwao的理论抽样数模型计算出蔗田枯心苗的理论抽样数模型为:D=0.1时,n=230.470 0/m+0.980 0,D=0.2时,n=57.617 5/m+0.245 0,D=0.3时,n=25.607 8/m+0.108(m为枯心苗平均密度)。本文为开展大螟测报和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甘蔗地膜全覆盖栽培经济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667m2新植蔗全膜覆盖比仅覆盖蔗沟的半覆盖增产596千克,增幅12.4%,新增纯收益301.2元;比不盖膜增产1381千克,增幅34.38%,新增纯收益486元.667m2宿根蔗全膜覆盖比仅覆盖蔗蔸的半覆盖增产1131千克,增幅21.8%,新增纯收益558元;比不盖膜增产1706千克,增幅37.0%,新增纯收益642元.  相似文献   
7.
弥勒甘蔗温水脱毒健康种苗繁殖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主推品种和提纯复壮品种进行温水脱毒处理,建立无病种苗圃——三级苗圃制。温水脱毒种苗通过一级、二级、三级专用种苗圃扩繁.为大面积生产提供无病种苗。同时,配套以提早植期、地膜全覆盖、科学施肥、有害生物综合防治等高产综合技术栽培,提高甘德漏水脱毒健康种苗繁殖倍数和增产效能、降低生产成本,加快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几种新农药防治甘蔗害虫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结果表明,3.6%加强型杀虫双GR、3.6%普通型杀虫双GR和8%杀螟丹.辛硫磷GR 3种农药对甘蔗螟虫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其中对螟害枯心率防效均达80%左右,对螟害株率防效均达69%以上;5%辛硫磷GR、3.6%加强型杀虫双GR和5%新型甲拌磷GR 3种农药对金龟子田间残留虫口数防效最佳,防效均达80%以上。它们可作为防治甘蔗螟虫、金龟子的替换农药,田间使用剂量以60~90kg/hm2为宜。  相似文献   
9.
云南弥勒蔗区甘蔗主要地下害虫发生动态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下害虫是严重为害弥勒甘蔗生产的一类重要害虫,本文在总结其发生动态的基础上,分析其猖獗发生的原因:主要与虫源复杂性和隐蔽性,寄主植物多样性和害虫食料的丰富性,甘蔗种植制度多样性,甘蔗生产农户分散经营难于统防统治等因素有关.提出农药防治为主,高效快速压低虫口量;以物理防治灯光诱杀为辅,降低虫口基数;综合采用农业防治、生物防治技术,减少虫源,高效、快速、持续有效控制甘蔗地下害虫发生危害.  相似文献   
10.
试验结果表明,白僵菌与3.6%广谱型杀虫双颗粒剂混合施用,能有效控制金龟子幼虫对蔗根的危害,相对防效达75%~85%,显著或极显著优于单独使用白僵菌或农药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