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3篇
农作物   1篇
园艺   6篇
  2014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丹大5号是辽丹种业科技有限公司2000年选育晚熟玉米杂交种,根据品比、省预备试验、区域试验、生产试验和品质分析、人工接种抗病鉴定的结果,该品种主要特点是抗病、高产、优质、适应性强、生育期适宜、制种产量高。2005年1月经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同意推广。审定号[辽审玉2005-200号]。  相似文献   
2.
花椰菜是以花球为食用器官的蔬菜,花球质量直接关系到产值的高低。近年来,由于气候变化无常,再加上市场周年供应的迫切需要,反季节花椰菜栽培面积迅速增加。生产过程中易出现花球异常现象,轻则影响品质和产量,重则绝收。所以研究异常花球形成的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防止劣质花球产生,是当前花椰菜生产亟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探讨了融合液、原生质体密度及不同品种对原生质体融合效果的影响。在融合液中加入0.5mol/L甘露醇和1mmol/LCaCl·22H2O可以有效提高融合率。1×105/mL的原生质体密度可以得到较高的二体融合率。不同品种对融合率影响不大,但对细胞分裂率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4.
提高花椰菜游离小孢子胚胎植株再生率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花椰菜小孢子球型胚胎为供试材料,进行提高球型胚胎植株再生率研究。结果表明:球型胚胎成活率与胚胎的日龄、培养基的水分状况和添加活性炭有关。20 d的球型胚胎转移到MS+6-BA 0.5 mg/L+NAA 1.0 mg/L+琼脂7 g/L+活性炭100 mg/L时,胚胎成活并形成愈伤组织的频率最高。激素组合6-BA 1.0 mg/L+NAA 0.1 mg/L最适宜花椰菜胚胎愈伤组织分化出再生植株,分化率达到100%,平均每块愈伤组织胚芽分化数量达到6.52个。  相似文献   
5.
花椰菜游离小孢子培养及植株再生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186个花椰菜杂交品种及组合为试材,进行了游离小孢子培养研究。结果表明:基因型是胚状体发生的决定因素;24 h 32℃的高温前处理是胚状体发生的必须条件;单核靠边期到双核期的小孢子是进行胚状体诱导的最佳时期,胚状体发生频率最高;培养基中添加6-BA 0.1 mg/L,NAA 0.005 mg/L可以促进胚状体发育。将20 d的胚状体进行脱分化处理,可以大幅度提高胚状体的成活率,植株再生率为53%,再生植株中双单倍体占83.5%。  相似文献   
6.
赵前程  佟志强 《蔬菜》2014,(2):60-61
松花菜近两年来在北京、山东等地栽培面积逐年扩大,市场价值高。目前市场上的松花菜品种较多,鱼目混杂,应该选择熟期适当,花球大小适中的品种。保护地栽培要选择早熟品种,以松不老86天较为适合,露地栽培以松不老90天较为适合。  相似文献   
7.
花椰菜新品种‘津品50’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津品50’为春早熟花椰菜一代杂种, 成熟期约50 d,花球紧实、洁白,细嫩,平均单球质量 0.73~0.82 kg,产量36 000~42 000 kg .hm-2,比对照品种‘津雪88’增产24.2%~28.1%,比‘雪山’早熟5~7 d,增产21.7%~24.2%,综合性状优良,是理想的春保护地专用品种 。  相似文献   
8.
论述了花椰菜新品种"津品70"在春保护地的栽培技术,为种植者提供花椰菜早春保护地栽培高产稳产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9.
花椰菜属绿体春化型植物,只有通过春化阶段后才能形成花球.因此,春花椰菜栽培必须选用春季生态型品种,即生长期长和冬性较强的中晚熟品种,同时在栽培管理上要人为地进行控制,使其在分化足够的叶片后,再通过花芽分化,形成花球.  相似文献   
10.
松花菜在北京、山东等华北平原地区春季栽培面积逐渐扩大,其市场价格是普通花椰菜的2 倍以上,但若种植技术不当,则会引
起减产甚至绝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