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高勤学  侯小亮 《猪业科学》2012,29(11):114-116
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是全国生猪改良计划的重要载体。农业部于2009年发布了《全国生猪改良计划(2009—2020)》,由农业部畜牧业司领导,全国畜牧总站具体实施,成立全国生猪遗传改良领导小组与办公室、全国种猪遗传评估中心、全国猪联合育种协作组专家组等实施机构。计划2016年前完成遴选100家左右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2020年前建立400家左右公猪站,6~8家核心种公猪站。核心育种场必须向全国种猪遗传评估中心定期提交性能测定数据,根据遗传评估中心计算的评估结  相似文献   
2.
法氏囊活性肽是一种新型的免疫活性物质,为了研究其对规模化养猪场猪的免疫促进作用,探索其正确的使用方法与剂量。本试验选用100头25日龄杂交商品猪,随机分为5组。采用不同剂量的天然与人工合成的法氏囊活性肽与猪瘟疫苗分点同时接种仔猪,研究猪瘟兔化弱毒疫苗与不同剂量法氏囊活性肽处理后对商品猪免疫机能及生长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天然法氏囊活性肽按15mg/mL剂量与猪瘟疫苗分别单独使用,能够提高猪瘟抗体水平,促进疫苗的免疫效果。同时发现不同法氏囊活性肽免疫组均能提高仔猪的生长性能。  相似文献   
3.
通过改变白玉菇栽培配方的营养结构,系统研究不同配方对白玉菇农艺性状及营养功能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配方对白玉菇培养周期和出菇周期影响不大,但对产量有一定影响。配方1中多糖和蛋白含量较高,而配方3中多酚和必需氨基酸含量高。试验结果为白玉菇高效、优质的工厂化栽培提供实践和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提供了花椰菜、莴笋等喜冷冻蔬菜育苗,不需要阳畦或改良阳畦培育。仅借用冬闲大棚,增设简易自控电热温床,掌握适温低限节能技术,在1月中旬播种,3月中旬定植。其苗龄比阳畦常规苗缩短65—80天,每亩成苗节支69元。试验证明菜花、莴笋苗期适温低限范围,地温在13-18℃;气温在8-25℃的环境下,能在短期内培育出适龄壮苗,增产幅度在15—50%之间。这项技术不仅解决了花椰菜,莴笋育苗冬季长时间占用育苗设备的问题,而且技术易掌握,在京郊试用,效果显著,深受菜农欢迎。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胎次对杜洛克、长白和大白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根据江苏省某国家级生猪核心育种场2009-2011年出生的繁殖母猪资料,分别选取128头杜洛克、681头长白和610头大白母猪共7280窝生产数据,统计分析不同胎次母猪的总产仔数、产活仔数、断奶仔猪数、初生窝重及校正21日龄窝重。此外,依据胎次将母猪分为3个繁殖阶段(1~2胎、3~6胎及7~8胎)来探究品种差异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胎次对母猪繁殖性能有显著影响(P<0.05),母猪1~4胎的总产仔数、产活仔数、断奶仔猪数及初生窝重随胎次呈增加趋势,第4胎达到高峰,且显著高于其他胎次(P<0.05);3~6胎繁殖性能较好,7胎之后出现迅速下降趋势;除在第4胎略有下降外,其他胎次的校正21日龄窝重随胎次递增。品种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显著(P<0.05),长白和大白母猪的繁殖性能均极显著高于杜洛克母猪(P<0.01);长白母猪的产活仔数和校正21日龄窝重显著高于大白母猪(P<0.05),2个品种其他繁殖性能无显著差异(P>0.05)。综上所述,杜洛克、长白和大白母猪的最佳繁殖胎次为3~6胎,长白猪的繁殖性能总体上优于大白猪,就本试验所在的育种场而言,长白猪可能更适合作为二元母猪生产中的母本。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